80后創業
人脈型
采訪對象:岳女士
創業方式:小微企業
個人資產:100萬元以上
創業歷程:5年
創業年齡:29歲
岳女士在創業前一直在一家大型合資企業的公共關系部門工作,主要負責媒體關系。7年的工作下來,她在媒體圈有了一批非常好的朋友。
岳女士經常和媒體圈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的最多的就是公關公司的事情。有不止一個朋友告訴岳女士:“一些很專業、非常熟悉自己雇主的企業情況和企業理念的公關公司,他們是理直氣壯地在推廣他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雖然有時候很固執,但確實能給你帶來一些真正的新聞。而另一些的公關公司雖然很熱情,但是他們多半只是為了推廣指定的內容,自己并不懂新聞,也不知道記者們需要些什么。”
令岳女士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前者缺乏靈活性,打起交道很累;后者有靈活性,但太不專業。”
于是,岳女士決定創立一間自己的公關公司,她的目標是,既有價值和原則,同時又有高度的靈活性。
“等到我進入了這個行業后,發現最重要的還是人脈的積累,因為這個行業的競爭門檻低,同質化競爭多。”岳女士說,“但我發現,不能庸俗化地理解人脈這個東西,不能認為人脈的積累就靠吃吃喝喝。機會可能是因為人脈帶來的,但如果你的服務沒有特色,這個人脈就永遠失去了。而開拓一個新的人脈的成本可能10倍于維系一個舊的人脈,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如何以差異化的方式留住客戶!
“建立人脈要靠口碑傳播,一件事做得好了,比你請十次客還有用”,岳女士講了一個案例,“一次,一家軟件公司的客戶端被競爭對手攻擊了,造成了大面積的業務中斷。當時,很多公關顧問都建議企業的老板掏錢把事情壓下去。但我們堅決不同意,我們的做法是,第一,承認我們的軟件有缺陷;第二,我們認真設立了一個‘召回委員會’,為遇到困難的客戶免費提供各種升級。而以往這種情況下,廠商只是打個補丁而已。因此,我們成為了軟件界第一個‘全國召回’的案例,為邊遠地區的用戶免費郵寄升級光盤的做法也顯得非常得有誠意,受到消費者的好評。最后,我們不但得到了當年的危機公關的全國獎項,而且‘化危為機’,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從此之后,這家公司的CEO只要碰到同行有危機公關,就推薦我們去做。很多人脈就是這么積累起來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