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你隨機抽取5個員工或者合作伙伴,問他們你們產品的遠景規劃是什么。大多數結果是你會得到5個不同答案,甚至南轅北轍。這就是很多企業在本該齊心協力讓客戶滿意的時候卻迷失在內部的彼此掙扎中的原因。一旦你們有了一致的遠景規劃,一起選擇產品功能,制定研發順序就會相對容易很多,而大家也會開始朝一致的方向努力。
簡言之,你在為你的產品創造更高級別的標準和價值,以及一個創造這種產品的企業。沒有清晰可見的遠景規劃,你們就是摸黑打槍。你覺得順應了民意,其實就如盲人摸象,很可能團隊里的每一個人都對正在做的這件產品有極為不同的理解。慢慢來,先把這個部分鑿實。
不論我們是反復發布功能還是進行不間斷的調整,最重要的是設計好我們的人工流程和技術基礎建設,以此來穩妥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完成工作。
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經常說“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開發自己的"共感力":我們必須有能力以顧客的角度看世界。
敏捷設計訓練(Agile design practices)鼓勵我們快速的測試自己的想法,善用如快速原型制作這樣的工具,并且洞徹產品的本來形態。可以每周組織免費午餐,讓你的團隊現場看到客戶使用產品的樣子,簡單如此就可以增強團隊共感力以及激發新創意。據我所知,團隊們也都是樂此不疲。
另外,建立“產品使用者”這個角色可以帶來深遠的影響。產品使用者指的是一個同你的開發團隊在一起,并且為顧客代言,共同決定打造功能的順序以及在不同功能中取舍的角色。而后,對于被選中的功能,產品使用者要同團隊一起探討怎么做才能令顧客滿意。一些情況下,產品使用者可以是一名真正的顧客,不過通常來說這個角色的擔當者要做的就是發展共感力以及識別有價值的元素。只需這樣一個中間人就可以讓開發者明白打造對的產品的真正關鍵【創業網 Cye.com.cn】。
通過創造一個穩固的遠景規劃,經常更新,以及同顧客不間斷對話,你就可以將企業的集體注意力聚集到可以真正令顧客滿意的地方。雖然這幾點改變看起來很微小,他們不光會讓你打造出更好的產品,還能讓所有人更開心,公司更強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