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迅網是騰訊電商的領軍公司,特別是在自營這塊,用騰訊電商控股公司CEO吳宵光的話說,“易迅要成為未來QQ網購里面自營產品類別的承擔者。”
易迅是由其創始人卜廣齊一手賣給騰訊的。為什么要賣?是怎么選擇的?
最近《中國經營報》記者姜蓉采訪了卜廣齊,他首次詳盡披露了當年的融資歷程。摘選如下:
2006年創業:小而美想法行不通
2006年,卜廣齊和幾個合伙人投資40萬元成立了易迅,一年后,做了1000多萬元銷售額。現在回想起來,卜廣齊覺得,當時易迅進入3C這個領域還是需要一些勇氣的。2006年,京東單月銷售額已經有千萬級別,而京東前邊還有個新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3C網站,要么背景比易迅好,要么是銷售額比易迅大。
卜廣齊創業時的想法是在數碼3C領域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專業性。然而,市場發生著極速的變化。易迅創業一年后,京東已經開始拿到第一輪千萬美元的融資,并開始迅速在品牌、流量、技術、物流上進行投入,在不同區域開疆拓土,并開始拓寬商品的品類。資本的助力使京東顯示出強大的增長性。
此時,卜廣齊的觀念發生一些變化:早期做垂直B2C還有一些可滲透的空間。然而,競爭對手日益強大,一旦自己的垂直領域被別人覆蓋,就會變得很艱難。好在市場機會還很大,當時電商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達300%。卜廣齊及時調整思路,不再追求只做一個垂直類的3C網站,而是把目標定位為一個未來能夠覆蓋更多的類目,并且能夠在全國拓展的大型的電商網站。
VC難找,碰壁
卜廣齊開始找VC聊。然而,聊了幾輪下來,他發現了一個問題:當時中國B2C的網站都在虧損,所以估值的模式都是采用的是市銷率(PS值)的方法,所以在市銷率一致的情況下,營業額的差異代表著公司的估值差異。當時,京東的營業額已經是易迅的十倍。
“另外,VC投資時除了看一個企業成長速度、內部的精細化指標、未來發展空間,很重要一點,是要看其在行業中的地位。”卜廣齊表示,2008年,京東已經超過新蛋,除了這兩家,亞馬遜、甚至綠森數碼都排在易迅之前。
“要讓企業成長,驅動力是來自于資本,而資本的多少又是根據你的公司估值來確定,你的估值又是和你的營業額相關,而你的營業額又是和別人差十倍。這個時候,想通過拿VC的錢去與競爭對手競爭,還是很難的。”卜廣齊表示。此路不通,卜廣齊又在考慮其他的可能性。“融資的本質是拿錢。拿錢的核心的本質是獲取更多的資源,比如人才、流量、貨源等。”卜廣齊發現,當時行業里面有資源的企業挺多的,恰巧2008年開始,許多有資源的傳統企業躍躍欲試想要進入電商行業。審時度勢之下,易迅決定放棄風險投資,轉而尋找戰略投資。
戰略投資首找富士康,文化強勢,再告吹
對于3C類電商網站來說,供應鏈資源直接決定了銷售額和利潤率。轉向戰略投資的卜廣齊希望在產業鏈里尋找合適的“婆家”。最早來找易迅的是富士康,郭臺銘親自帶團隊來上海約了易迅的三個股東一起吃飯。卜廣齊至今還記得:當時他們信誓旦旦地講易迅與富士康合作是“給老虎插上一對翅膀”,而這也是后來富士康做飛虎樂購的概念之一。
然而,與富士康談了幾個回合后,卜廣齊越來越覺得這并不是一個合適的投資方,關鍵的原因在于企業文化。“制造業是非常強調控制的一個產業,在他們的文化中,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定要有很強的控制力,在某種意義上有些軍隊文化的感覺,軍隊文化最主要的就是流程和服從,這樣的公司一旦控股,就肯定會全盤控制我們,而互聯網公司的文化一般都是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和創新力的。”卜廣齊認為,如果富士康只是資本進來,讓易迅獨立發展,未來可能會更好,但是用戰略控股的方式進入,恐怕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在控股問題上,卜廣齊及其團隊沒有讓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