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想只掏富豪錢,難!
奧巴馬曾經明確表示,不會給中產階級家庭增加稅負負擔。然而,美國政府當前的財政狀況已經把他逼到失信邊緣。一場應該“從誰的口袋里再多掏出點錢的”爭論正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展開。
目前,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規模高達GDP的9%。公眾持有的聯邦政府債券占GDP的62%。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美國政府亟待削減開支或增加相當于2% GDP的稅收,在2015年前穩定聯邦債務規模。剩下的問題是,加誰的稅。
上周起,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參眾兩院就究竟向誰加稅展開正面交鋒。布什政府提出的全面減稅政策今年年底到期,奧巴馬政府希望只讓年收入不超過25萬美元的家庭或年收入不超過20萬美元的個人繼續享受減稅,而不是全體富人集體減稅。奧巴馬政府認為,繼續給富人減稅將在今后10年減少7000億美元稅收,進而加劇美國政府財政赤字。
然而,奧巴馬和民主黨的主張沒有得到共和黨支持。多數民主黨人指責共和黨人“同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站在一起”,共和黨以給這些富人減稅“綁架”中產階級永久性減稅。共和黨人則辯解,他們拒絕給任何人加稅,是因為那將拖累經濟復蘇。
有美國媒體評價稱,美國的稅制充斥著令人費解的各式減免和遞延稅收迷局,它不僅讓稅務咨詢業興旺,也耗費了經濟增長的能量。其實,只要取締這類畸形活動,在不提高稅收和開辟新稅種的前提下,擴增的稅源每年約可帶來1萬億美元稅收。
英國 威脅也不頂用,走!
金融危機以來,英國大概是加稅最為堅決的國家。2009年5月22日起,英國開始對年薪15萬英鎊的員工加增10%個人所得稅,從40%上調到50%。隨后,一系列增加稅收的政策陸續出臺。
去年起,英國政府更改企業稅率,主要涉及企業在海外經營所得的專利權及商標等知識產權收入。消息一出,麥當勞、卡夫食品、寶潔、高露潔棕欖及雅虎等美國大企業紛紛將歐洲總部從倫敦遷往瑞士。
金融危機后,不少企業感覺經營困難,英國政府的加稅決策除了讓跨國公司紛紛出走,甚至連英國本土企業也嘗試遷往海外。
今年7月,英國政府公布了監管改革法案,金融管理局(FSA)為了迎合G20會議提出的“限薪令”,不得不不斷向銀行加稅。一些排名靠前的銀行領導者對此很氣憤,紛紛表示要將根據地移至國外,因為限薪和加稅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國際競爭力,也讓銀行流失大量金融人才。
由于不堪忍受監管機構的死纏爛打,英國大銀行家威脅FSA稱,如果再拿薪水和加稅問題說事,將考慮把公司總部遷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發展。
不過,英國政府顯然是少有的強硬政府。盡管有不少企業選擇逃離英國,但英國政府始終未改加稅初衷。也正是因為英國政府的堅決姿態,使得英國有足夠余力參與幫助陷入歐債危機的其他歐盟國家。
歐債國 強加的稅不甜,反!
盡管各國的財政壓力都在增長,但真正陷入困境的畢竟是少數。這些“少數派”不得不被迫在監督下加稅。顯然,大部分國家不愿意面對上述局面。以愛爾蘭為例,該國頂著不小的壓力一直拒絕來自外界的資金援助,正是因為一旦簽署援助協議,將不得不接受嚴苛的條件。
到目前為止,歐盟和IMF對愛爾蘭發放貸款設定的條件包括要求愛爾蘭提高稅收和減少開支。
愛爾蘭政府計劃在4年內削減150億歐元財政赤字,以實現到2014年將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歐盟要求的3%之內。歐盟開出的條件還包括要求愛爾蘭提高公司稅和增值稅。該國目前的公司稅處于12.5%的較低水平,增值稅為21%。此前,希臘接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援助的條件之一是將增值稅從19%提高至23%。
此外,有歐洲媒體12月6日報道稱,繼希臘和愛爾蘭之后,葡萄牙很可能淪為下一個申請救助的歐元區成員國。葡萄牙可能需要歐盟和IMF提供450億至600億歐元救助。若不求援,可能無法撐過今年。
為了避免被強迫加稅,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已經開始嘗試自主加稅。葡萄牙政府提出了加稅和公共部門減薪的節支預算案,蘇格拉底希望這項政策可以支撐葡萄牙渡過難關。
不過,享受慣了低稅收的歐洲居民顯然不會輕易接受政府的加稅決定。加稅已經逐漸成為歐洲各國政府的“催命符”,導致內閣重組甚至政府倒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