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養一批新型農民?
杜鷹: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目前在我國4.9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3%,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占36.7%,接受過系統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不足5%,相對偏低的農民素質,制約了先進技術和裝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制約了農村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也制約了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可以說,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既是保障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的需要,也是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今后,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養新型農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對農民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培訓,擴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規模,組織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二是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陽光工程實施力度,加強對農民的專業技工培訓工作,同時做好農民工就業的公共服務工作,妥善解決農民工的子女上學、工傷、醫療和養老保障等問題,提高農民工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三是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對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同時加快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步伐;四是建立農村基層干部、農村教師、鄉村醫生、計劃生育工作者、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及其他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服務人員的培訓制度,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