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與霍先生有著相同遭遇的人很多。騰訊網針對“響一聲”電話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4155 53人中,有99.2%的人表示自己曾接到過“響一聲”電話,其中有大約46%的人表示是在夜間接到這種電話的。由此可見,“響一聲”電話讓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響。面對這種情況,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找運營商解決。霍先生告訴本刊記者: “去年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向運營商投訴過,當時他們記錄下了這個電話號碼,還提醒我說如果晚上經常接到這類電話影響睡眠的話,可以在睡覺前關機或者調成靜音,這樣‘響一聲’電話就不會再把我吵醒。”其他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人士多數也都采取了類似的做法,但是少數人包括霍先生并不能這么做。“我妻子和孩子都在加拿大,而且美國和加拿大也有不少我的客戶,時差的問題導致半夜接到他們的緊急電話是常有的事兒,所以我不能關機。”對此霍先生一臉的無奈。
如果說最初“響一聲”電話經常在夜間“出沒”是因為“他們”怕用戶真的接到電話。那么,隨著“技術”的發展,制造“響一聲”電話的人已經不再為此擔心。因為先進的設備可以保證無論用戶速度多快都無法接到他們的電話。于是,“響一聲”的情況開始由“夜間”作戰逐漸轉變成全天候不受時間限制。在北京市海淀區某政府機關工作的湯晴(化名)表示:“ 現在,我的手機隨時隨地都會時不時地響那么一下,而且還挺頻繁,我周圍同事的手機也是如此,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據統計,時至今日只有20%的人會回撥這類“響一聲”電話,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已經了解到這不過是某些人的“把戲”,對其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不過,湯晴等人的“習以為常”不代表他們就能接受。雖然只要不回撥就不會產生通訊費,人們不會在經濟上受到任何損失,但是精神上人們已經不堪其擾。“雖然你可以不回撥,但是每次響一聲后,總還是得看看到底是陌生號碼還是熟悉的號碼,如果真是朋友的電話錯過了,那是要耽誤事情的。于是,手頭上的工作會時不時被這樣的‘響一聲’打斷。手機不停地響,我們就得不停地看,有時候一天多達十幾次,用‘不堪其擾’形容我的感受再恰當不過了。”對于湯晴的此番言論,霍先生也表示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