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瑾旻表示,對于通用航空市場,業內估計整個行業今后會達到萬億元級別的規模,其實這還只是保守的估計。
另從短期來說,中信證券的報告分析認為,假設低空從2010年逐漸開放,5年內通用飛機將新增3230架,按單架飛機平均價格500萬元,產業拉動比例1:10估算,整個產業年均市場需求為320億元。
同樣對國內通用航空市場懷揣希望的并不局限于民營資本,在低空開禁預期下,外資亦瞄準了這當中的私人飛機、商務機市場。空客、龐巴迪、達索等公司已經開始行動,希望在這個新興產業中搶得先機。
亞洲最大的私人飛機銷售商“亞洲jet”執行總裁邁克爾·沃爾什表示,兩年前中國甚至不存在私人飛機市場,但在未來十年里,這一市場規模將每年增長20%至25%以上,十年內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飛機擁有國。
“對于民營資本的進入,行業一直是持歡迎態度的,相信在通用航空領域,民營資本會有更大的作為。”民航局人士說,在美國,大量通用機場都是私人投資,而且盈利情況很好。
“我國通用航空剛剛起步,更需要積極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投資通用機場,幫助通用機場的建設,促進通用航空產業步入良性循環。”該民航局人士說。
對于當前接踵而至的各類民營通用航空公司、制造廠的橫空出世,馬小琦認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隨著各地小飛機項目獲批投產,國內可能會出現上百個通用飛機的制造企業,但是,在爆發的狀態結束后,競爭之后的市場還是只會存活下幾家而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