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新車經銷商,北京治堵新政對于京城七家二手車交易市場里數千家商戶的影響,無疑更為“致命”——好不容易搖到買車指標的消費者,顯然不會去輕易光顧二手車市場。
根據目前北京二手車市場的消費結構,90%的二手車被北京消費者買走,銷往外地的僅為10%,這就意味著,如果二手車商戶不能找到有效渠道迅速轉戰外地市場,不僅庫存將砸在手里血本無歸,而且未來恐怕也將沒有生意可做,只能關門歇業。
成熟市場的經驗表明,二手車是加速汽車市場新陳代謝的潤滑劑,但在剛剛步入汽車社會的中國,尚且不具備規模的二手車市場卻成為受政策波及最大的細分市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最近在北京舊機動車交易市場采訪時發現,該市場中三分之一店鋪已經關門歇業。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借治堵新政以及相關細則出臺的機會,有望一改此前二手車行業良莠不齊的混亂局面,加速行業洗牌,迎來一場變革。
跌入冰點
上個月24日,是北京汽車經銷商們從天堂到“地獄”的臨界點,二手車商們也不例外。根據《北京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從今年1月1日起,消費者在北京購買二手車將同新車一樣,必須先搖到牌照才能購車。
由于實行牌照和身份掛靠,好不容易搖到牌照的準車主顯然不會考慮購買二手車,京城眾多二手車商們將面臨市場驟然萎縮的尷尬。
沒人買車,就沒人敢收車,導致二手車收車價格一路狂跌。一位打算賣車的車主告訴本報記者,本打算把手頭一輛開了5年的尼桑賣掉,但1月初二手車商開的價比上月低了3萬元,“即便如此,好幾家二手車經紀公司還不愿意收。”
二手車市場形勢不甚明朗,是眾多車商不敢貿然收車的重要原因。沒有庫存的二手車經紀公司不敢收車,臨時備案成功的車商們則開始小心翼翼地加價兜售帶牌二手車,加價幅度一般為20%~30%,但成交寥寥。
根據政策規定,在2010年12月27日之前,商戶手里的二手車進行了重新備案。據全國有形汽車市場聯誼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透露,北京市目前備案的二手車有2萬多輛,“跟已經備案的新車一樣,這些車什么時候審查完畢、怎么賣,現在都是未知數。”蘇暉坦言。
位于北京南四環的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是北京二手車最為集中的交易場所,去年,這里平均每天的交易量在1000輛左右,治堵新政出臺前一周,每天的過戶量能達到3000輛上下。但是近日記者去采訪時發現,空蕩蕩的過戶大廳里,只有幾名值班的工作人員,異常安靜。
幾乎所有的二手車商已經半個多月沒有“開張”,而隨著2011年春節的臨近,更多的人選擇了提前撤退。記者采訪得知,截至目前,這個被譽為北京市乃至全國二手車風向標的交易市場中,已經有三分之一商戶關門歇業。沒有人知道這些撤出的商戶中有多少是暫時歇歇,有多少是從此告別二手車經營這個行業。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對此表示擔憂,他認為,2011年可能是二手車市場難過的一年,很多經紀公司可能因為銷量下滑或者周轉放緩而退出二手車市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