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奢侈品市場景氣,哪里就有星火燎原的二手奢侈品店。這一在日本市場曾經被驗證過的定律如今正在中國大行其道。
米蘭站、潤物寄賣、寺庫寄賣、米蘭軒、米蘭時尚、V2……新興的二手品牌包零售店一夜間遍地開花,國內新富階層對奢侈品的愛慕和處理二手奢侈品的迫切心情,正在讓這個市場出現春天。如今,不僅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甚至包括成都、大連、鄭州這樣的二三線城市,大大小小的二手奢侈品店都像雨后春筍般興起。
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的2011最新報告稱,中國內地去年的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達107億美元,占全球份額的1/4。這份報告還舉例:法國愛馬仕統計發現,2010年銷售額的38%來自中國。
奢侈品市場的興盛直接引爆了二手奢侈品流通的火熱。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就認為,二手奢侈品的產生給一些沒有很強實力擁有大量消費奢侈品能力的消費者,消除了一部分價格消費的障礙,提供了一種實現擁有高物質生活的機會。
如今二手奢侈品店的經營模式涵蓋二手店和二手奢侈品網站等。在產品部類中,品牌包因為標準化程度高成為銷售的熱點。
一夜爆“火”
在百度搜索輸入“米蘭站”三個字,出現的搜索結果五花八門:米蘭時尚、廣州米蘭站、米蘭station……
這讓香港米蘭站中國區總經理姚秀慧頭疼不已。作為香港最大的二手品牌包零售品牌,在過去的10年間,米蘭站在整個香港已經成功贏得良好的口碑和市場。2011年,米蘭站甚至登陸港交所上市。
但是,當她決定大舉進入內地市場時,卻發現此時有各種“山寨米蘭站”。姚秀慧稱,米蘭站已經申請了商標保護,且正在和百度進行溝通協調此事,希望能夠讓米蘭站在互聯網搜索上被消費者容易尋找到。
與線上的山寨現象相伴隨的是,線下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同樣已經出現很多實體山寨米蘭門店。不難預測,“打假”也許會在相當長時間里耗去米蘭站不小的精力。
米蘭站被“山寨”反映出的另一個現象是,現在內地的二手奢侈品市場正在呈現火爆行情。如今,不僅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甚至包括成都、大連、鄭州這樣的二三線城市,大大小小的二手奢侈品店都像雨后春筍般興起。比如,北京現在已有數家二手奢侈品店:米蘭站、北京店、潤物寄賣、寺庫寄賣、米蘭軒等。
而在另一奢侈品消費重地上海,一家名為米瀾坊的公司于2004年在著名的新樂路上成立第一家二手包店,至今已有7家門店,年利潤率達到10%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開一家主營二手奢侈品包的零售門店的啟動資金只要幾十萬元,個別小城市甚至10萬元就夠,只要業務發展實現資金流動,月利潤一般都超過5位數,而大的品牌門店更是利潤驚人。
“市場還處在魚龍混雜的廝殺當中,內地目前還沒有出現米蘭站那樣一個知名度品牌。”對外經貿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婷稱,二手奢侈品市場容量巨大,目前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
二手奢侈品的興盛是整個奢侈品市場容量巨大的一個縮影。
“這和日本10多年前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如出一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二手奢侈品在日本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完整的一條產業鏈,誕生了很多大的品牌公司。”周婷稱。
消費者Vivian對記者講述了自己不久前去日本的旅游見聞。“到處都是中古店”(日語中稱二手為“中古”, 中古店就是回收和販賣二手商品的商店),“一座大樓整整六層都是二手奢侈品,產品按品類分區,每件東西都有專門的證書……”在這里,Vivian淘來了一塊百達翡麗手表,其價格不到國內專柜的2/3。
眼下,一些日本二手奢侈品零售企業更是將目光瞄準了中國的新興奢侈品市場。擁有近20年歷史的日本二手奢侈品名店柏歐福(BRAND OFF)就將自己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于近日開在了上海的南京西路。在日本,這家企業擁有37家連鎖店。
有接近柏歐福公司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柏歐福目前已經針對中國內地市場做出了調整,以包袋、手表、珠寶為其主要的經營產品。
儼然,這已經是一塊熾熱的淘金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