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二 長線式換匯賺汽車的首付錢
同是杭州小伙的mack正在美國留學。我通過msn采訪他,他說由于美元匯率下跌,很久都不敢動自己的小存款了。
Mack在加州州立大學攻讀本科學位,按照現在6.5左右的匯率,他每年的學費在12萬人民幣左右。
“在美國,大學生買車很普遍,國際學生也是,因為大多數人都住在學校外的公寓,比較遠。所以,我一到美國就計劃買車了。”mack首先得存錢,即便是二手車,靠零工賺得的錢也是不可能買到車的。“在人民幣兌美元跌到6.4的時候,我用人民幣換了一些美元,匯率達到6.75時拋掉,就小賺了一點。”6.4—6.75—6.8—6.5,跟著匯率上上下下換幾手,mack至少首付二手車的錢有了。
“但我們不是職業炒家,所以只有需要買必需品時可能會考慮這個途徑,再說也不是次次都能賺,有風險的。”mack說,只有等到買新車時,他也許會把注意力放到匯率上,“在美國買韓國車首付大約也要4000美元”。
樣本三 “骨灰級”換匯買房
2000年從日本回國的周軍(化名)說到換匯賺錢就跟說故事一般。“現在的小朋友換匯賺錢,頂多是賺一只手機,賺一臺平板電腦。”周軍說自己是“骨灰級”段數的,90年代出國時就有換匯賺錢的經歷。
周軍1995年到了日本,當時手里只有300萬日元,那個時候日元已走高,很多荷包不飽的中國留學生隨“前輩”紛紛兌換美元。“早十年,國內美元存款利息很高,我們兌換后就馬上寄回國內”,周軍用日元兌換出兩萬美金,寄回國內當儲蓄金。“有的留學生存款多,一下子兌換了10萬美金。利用換匯掙到的錢,有的留學生甚至給家里或自己在國內買套房子。”周軍說,當時國內的人都羨慕去日本的留學生,不過那時候要去日本留學門檻很高,不像現在這樣輕輕松松出國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