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每個小組都嘗試過很多方案,有成功,有失敗,有些做了調整,有些堅持做了下來。整個創業是制定、完善、更改、確定創業項目的過程。”學生盧穩紅說。
盧穩紅的小組第一方案是賣菜,由于缺乏場地和貨源而被否決。他們的第二方案是賣裝飾品“塑料藤蔓”,先上門推銷、尋找買家,再聯系賣家進貨。然而,在金華跑了一天卻沒有談下一筆生意,“我們沒有發掘到買家,這次失敗主要由于對塑料藤蔓的供求關系研究不夠。”
姜藝緣的小組第一方案是賣阜陽小吃,并且已經聯系好了餐館,借來了餐具等設備,后來由于出售早餐和夜宵受到時間限制而放棄。他們也想過賣游泳器具和冰枕,由于網上送貨太慢而取消方案。“這兩次失敗是由于創業時間限制,因為我們必須在15天內贏利,工作時間又必須是20時前結束。”
金國禎的小組第一方案是賣小玩具,從“一元超市”進貨,在學校后門擺攤,賣了一天卻沒有賣出一件。他們也嘗試過在景區賣水,然而由于大部分是本地游客都自己帶水,他們一天的銷售額為零。金國禎小組把這兩次失敗歸因于“缺乏前期市場調查和銷售技巧”。
談起創業的前幾天,樊炯說:“興沖沖地騎自行車出去跑生意,灰溜溜地回學校,心理落差很大。”樊炯的小組去工地上賣過綠豆沙,然而由于工地負責人不同意他們進入而作罷,“我們考慮得太少,工地上本來就有小店”。
同學們遭遇了很多碰壁后都有些低沉。“項目實行起來都有困難,我認為大家需要繼續出去尋找商機”,于是,金國禎的小組建立了規章制度,早晨7時30分必須出門,并且高唱隊歌《我的未來不是夢》;晚上21時開會,交流總結一天的經驗、收獲。
姜藝緣的小組和盧穩紅的小組最終合作賣盆栽,早上8時工作到晚上20時,隊員們根據街道分工,12人6天內共賺了800元。他們從苗圃市場進貨,一開始是上門推銷,目標客戶是沿街中高檔次的商店店主。姜藝緣把推銷時的態度定義為“真誠”,她的開場白是“可以打擾您幾分鐘嗎?”姜藝緣說,店主空閑時Cye.com.cn常常不介意被“打擾幾分鐘”。走到第二家店,姜藝緣便成功賣出了兩盆盆栽。由于盆栽不方便運輸,他們采取的第二個方式是做樣品,用手機拍下盆栽,給客戶看照片。若有客戶需要盆栽,他們第二天再統一送貨,這樣節約了很多時間和運輸成本。由于考慮到宣傳需要,他們第三個推銷方式是定點銷售和上門推銷相結合。他們發現新開張的店需要的盆栽更多,有一家店一下子買了6盆,并且店主向學生們要了聯系電話,準備長期合作。
從零售到批發越做越好
從零售到批量銷售,同學們做得越來越好。
樊炯的小組賣礦泉水時遇到了一個旅行社的經理,問樊炯是否可以給旅行社供應礦泉水。他們立即與該旅行社財務負責人聯系并談成了生意。這筆偶然的生意給了他們靈感,他們開始主動找其他的旅行社談送水生意。“我們認為大型旅行社應該已經有固定合作伙伴,便選擇中小型旅行社。”走了十幾家,最后談成了4家。樊炯說:“每家旅行社的出團時間不一樣,我們規劃出最佳路線,正好一家家地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