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屋目前采取了更為穩妥的做法,利用已有的倉儲來支撐電子商務的發貨,把網絡作為窗口之一,可以認為只是多開了一家店。在這個前提下,仍然有問題產生:公司實體原本有一個ERP系統,做電子商務又涉及到另外的一套IT系統,如果用戶在網上下單,就要與原有的ERP對接,不然庫存就沒法聯動。在經歷了“痛苦”的對接之后,目前鄒學海已將電子商務的系統與原有的ERP打通,網上產生訂單之后,信息立即傳回ERP,直接發貨,庫存減少一個,信息再回傳到電子商務系統中作訂單記錄。“怎么讓電子商務系統與原有供應鏈,完美地同時搏動,這在前期是最難的。”鄒學海深有感觸,“實體企業要做電子商務,一定要確保有個ERP系統,要不然太累。”
趙楊陽遇到的小麻煩則更多一些。對于走專賣店渠道的服飾產品,不同顏色的衣服條碼肯定不一樣,出入庫完全可以自動化,但以七匹狼針紡的主打產品之一襪子為例,在超市里購買,不管是黑色、灰色還是白色,都是同一個條碼。在對線下經銷商配送時,公司基本都會事先搭配好產品顏色,整包發貨;但在網上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時,不可能要求顧客必須要買白的或是灰的。涉足電子商務之前,趙楊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困擾,如今他的解決方法是:電子商務獨立分倉,在總倉旁邊分出來獨立的小倉庫,總倉出庫到分倉之后,再進行分撿,分撿之后每一種商品都會有一個庫位,出庫時就可以通過庫位來發貨。這樣的做法能解決官方淘寶店的出貨問題,但在授權網上分銷時還是有困難,“卓越那邊剛提出要做我們的分銷,我說了這個問題,讓他們考慮一下看能不能做。”
還好在物流和結算環節上,趙楊陽沒有這樣頭疼。不過,大批量少批次的整進整出,變為小批量多批次的整進零出,在大企業里也不是可以一朝一夕實現的事情,大多都要經歷頗為痛苦的過程。
阻力來自哪里?
即便解決了上面這些問題,傳統品牌廠商是不是就可以在電子商務上順利拓展了?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阻力并非來自于市場和競爭對手,而是公司內部。
在傳統企業和純電商企業都工作過的劉爽對此深有體會:“現在做一件事,不需要多講,同事都明白”,而在從前“所有的事情都很難講明白”。他有一位朋友曾擔任某傳統企業電子商務運營總監,時常向他訴苦,“在公司的拿貨價比京東商城賣得還高,用公司的倉庫比外面的還貴”。如今這家公司的B2C業務已暫時停止,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對于傳統品牌商來說,可能出現的困難包括:老板對電子商務了解不夠,缺乏耐心;組織結構官僚化,成員觀念陳舊;內部利益沖突,其他部門不愿意支持電子商務部門;過于強勢的線下渠道經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