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容易引起財務糾紛并被放大。
托管團隊全權管理加盟店,不可避免地會經常和錢打交道,采購些東西、做些宣傳、甚至投放點電視廣告等等,“常在河邊走”,總會被加盟商認為“會濕鞋”,何況總部并不能保證每個員工都絕對那么干凈。一旦有一家托管店的一個員工“濕了鞋”,就會馬上傳到所有托管店加盟商耳朵里。
這種財務上的懷疑,被加盟商不斷放大,進而使其他管理事宜也被懷疑。
4.對托管團隊,尤其是店長的素質要求提高。
托管一家加盟店后,托管團隊就開始面臨著“兩個婆婆”的局面。雖說托管團隊直接歸總部領導,但你在人家的店里,人家又是老板,總不能直接無視他的存在吧?遇到個開明的、好溝通的還好,一旦碰到那種本身素質不高、又喜歡指手畫腳的,可夠托管團隊喝一壺的,店長不得不花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來和加盟商溝通。
比如,京格莊天津店托管團隊根據總部要求,花大力氣上暫時不賺錢的新品,卻遭加盟商抵制。最后,店長不得不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做解釋工作。
因此,對于托管團隊,除了要求具備豐富的崗位經驗和技能外,還得有足夠的耐心和溝通能力,以及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在實際經營中,常常讓很多托管團隊成員抱怨不已。
5.續約難,挖角時有發生,甚至另立山頭。
在簽訂加盟合同時交納高額加盟金后,加盟商每年還要交納廣告基金、權益基金等費用,同時,到年底還得出讓一定的利潤分成比例給總部。時間一長,加盟商自然心有不甘。
于是,一些加盟商就開始打起來托管團隊的主意,許以托管團隊高額的薪酬待遇,畢竟這部分工資支出和加盟商交納的各種費用比起來還是要少得多。這樣就出現了一個現象:大多數外地加盟商在加盟期滿后都選擇了不再續約,同時,托管團隊也被挖角。
2008年年底到期的5家外地加盟商中,有3家沒有續約;即使就在總部眼皮底下的北京本地加盟店,也有1家加盟店不再續約,還挖走了2個中層管理人員。
前文提到的深圳加盟店更離譜,不僅不續約、挖角,還另立山頭,成為京格莊的直接競爭對手。
6.不能充分利用加盟商的當地資源。
除了借助加盟商的資金之外,加盟制度的一大便利就是借助加盟商在當地的人脈、媒體以及其他隱形資源,迅速地打開市場。
但實行托管加盟后,加盟卻變成了簡單的財務融資。由于不參與實際的具體管理,加盟商不知道能利用自己的哪些資源、如何利用,無形中增加了單店的經營成本,比如稅收。
7.利益捆綁松散,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下滑。
在典型意義的加盟模式下,雖然出現了前文提到的很多問題,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加盟商的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非常強烈,要追逐最大利益。而托管加盟模式下,托管團隊只是職業經理人,這兩點意識普遍而言沒有加盟商強烈。尤其是托管時間一長,可能會顯出管理疲態,不知不覺間淡薄成本意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