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理財能力
資金短缺是多數創業者必須面對的主要創業難題,理財能力是創業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基本功,缺乏理財能力的人,其創業成功的希望必定是渺茫的。所有創業者必須憑借充分的理財能力,把握創業企業的現金流,學會運用資本、資金和人脈杠桿,按互利互惠的市場規律整合、聚集和運作好各類經營資源。
創業者應當自覺培養對數字和報表的敏感度和運用能力,數據是理財的重要工具。創業者的理財能力不僅體現在看懂財務報表、理解財務原則、辦理日常會計業務,更重要的是借助數據做好財務分析、規劃、檢查和管理,利用數字來分析企業的優劣勢、找準企業經營中的問題、控制財務風險、降低經營管理成本、精確評判經營績效,推動經營業績持續改進。
理財能力的另一種表現,就是當事業發展起來之后,隨著資金流的不斷擴大,創業家依然能夠自如地駕馭。缺錢的時候理財能力重要,錢多起來之后理財能力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為財富意味著責任,現實社會中,很多企業家失敗的原因往往不是缺錢,而是因為錢太多,超出了自己的理財能力。
七、領導能力
創業者最大的本事,應當就是能夠團結帶領一幫有本事的人才來為實現預定的目標而共同奮斗。
現代企業競爭表面上是單一的企業與企業、或者企業家與企業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資源網和資源網之間的競爭。我們每個人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今,成功不再是個人的事,單純依靠自身資源就能夠創業成功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已經走進了靠團隊制勝的新時代。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由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的社會里,沒有人能獨自成功。尤其對于創業者來說, “人脈就是財脈”。能否構筑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檢驗領導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統一的目標、合理的分工,以及優勢資源的互補對創業成功有著決定性影響。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季琦指出,“攜程網”的成功,除了抓住當初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契機,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是關鍵。“攜程網”的團隊成員來自美國Oracle公司、德意志銀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術、管理、金融運作、旅游人才的完美組合。大家在一起創業,分享各自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避免了很多創業“雷區”。
可以說,建設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是創業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備基礎,除非只滿足于永遠當個體戶,要想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掌握駕馭團隊的領導能力。離開了優秀團隊,新創企業的發展必將成為無本之木、難以為繼。許多創業者之所以最終慘遭破產的厄運,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建成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
八、耐挫能力
有統計顯示,我國初次創業的失敗率達70%以上。可見,挫折和失敗是中外創業者必須時刻面對的“家常便飯”,沒有足夠的耐挫能力就不可能在艱辛的創業道路上堅持下去、不可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美國硅谷被譽為“創業大本營”。在這里,每年都有90%的新創企業破產,但也有成千上萬的創業者實現各自的致富夢想。如今,硅谷依然堪稱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創業家樂園。美國知名創業教練約翰·奈斯漢說:“造就硅谷成功神話的秘密,就是失敗。失敗的結果或許令人難堪,但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在失敗過程中所累積的努力與經驗,都是締造下一次成功的寶貴基礎。”
成功需要經驗積累,創業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跌打滾爬。不允許失敗,就是不允許成功。失敗是成功的階梯。只有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財富,不斷前行,才可能到達成功的巔峰。
如何才能提高耐挫能力呢?
第一,正確認識挫折和失敗對于成功的重要意義:挫折和失敗只表示你尚未成功、努力不夠;挫折和失敗是最好的老師,它在用一種“啞語”在向你披露成功的規律, 深刻反思和有效糾錯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挫折和失敗說明你沒有領悟和順應商業規律,思路、方法和行動存在缺陷 ;挫折和失敗是成功學堂“畢業” 前必修的學分,挫折和失敗是成功者必經的驛站,舍此別無它途;挫折和失敗表示或許上帝另有安排,表示你有理由重新開始。成功者和失敗者并沒有多大差別,失敗者跌倒的次數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站起來的次數永遠比失敗者多一次。
第二,要從挫折和失敗中汲取教訓,悟出規律,積累自己的商業智慧,進而增強信心、鼓足勇氣,加倍努力,為未來的成功鋪平道路。也許成功者和失敗者并沒有多大差別,失敗者跌倒的次數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站起來的次數永遠比失敗者多一次。
第三,正視現實,改變“完美主義”想法,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可以減少挫折感的產生。但要堅持對成功的追求,絕不輕言放棄,直到成功。
總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過是他能夠從失敗中站起來,不被失敗所屈服。只要積極應對,挫折和失敗就一定能夠成為成功征途上的鋪路石。創業家在面對企業的興衰禍福時,尤其需要鎮定自若、從容應對,勇于和自己的員工一起,與公司榮辱與共、生死同舟。
九、應變能力
管理學家認為,21世紀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凡事都會改變”。我們創業的環境是動態變化的,企業的目標、策略和方法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創業者要善于觀察形勢,能夠認識和把握客觀環境中變與不變的東西,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主流。不僅逆境中要主動應變,順境中也需不斷創新和應變。否則,每次成功都可能導致未來的失敗。
引入新要素的創新是應變能力的重要表現。創業者一定要敢于嘗試、敢于實踐、敢于創新。商務活動中的一個新理念、新項目、新技術、新市場、新資金渠道的發現和利用,都可以大大增強企業的生存適應能力。只有針對具體的變化提出應對措施,才能在變化的環境中趨利避害,化被動為主動,最終贏得勝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