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創業已經是中國經濟持續動力的來源。中國高新區內的創業更是活躍非常,但圍繞創業總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觀點。
20世紀60年代,波普爾在《猜想與反駁》一書中提出其證偽主義的精髓——試錯法,又稱“假說——證偽法”,即科學家針對特定的問題,提出科學假說,通過演繹的方式從科學假說中得出科學預測,經過科學實驗和觀察的檢驗,科學預測或被證偽,或被證實。根據試錯法,真理是通過一次次否正檢驗來發現的。在波普爾看來,理論的可否證性之所以能存在,是基于人們不能達到真理,認為真理就是等待檢驗的錯誤,真理只有逼真性,而沒有永恒性,這使得傳統的通過“假說演繹法”所推論出的科學結論不再具備“真理性”。
在社會經濟領域中,情況是差不多的。當今的經濟已經由工業經濟逐步轉向了新經濟,新經濟的大背景是全球化、知識經濟的世界浪潮。全球化,特別是創新全球化,促成經濟活動的動態性、復雜性大大增強;知識經濟體現了知識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它對新經濟中的企業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從必要性上講,企業家要有很強的企業家精神,即勇于創新的心態和敢于冒險的精神。在哲學層面,企業家的實踐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用了波普爾的試錯法。創業對于絕大部分企業家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過程,企業家首先提出一個創業設計或方案,付諸實踐,接受現實的檢驗。在檢驗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創業方向正確,那么就在現有方向上、不斷調整,進一步完善;如果說發現方向選擇錯誤,則應該立即關閉企業。
從新經濟時代企業家精神角度講,冒險與試錯精神是企業家創新精神的文化根基。冒險精神是直面風險、正視失敗和困難、克服心理障礙的第一關,也是敢想敢干、當斷則斷的動力源泉。這種敢冒風險的精神和承擔風險的魄力成為創建企業、成就事業的起點和驅動創業企業逐步做強做大的信念。而試錯精神即是積極開拓、展開持續與發展不但建立于敢于冒險、持續試錯的兩大基石之上,還進一步確立了這種冒險精神、試錯精神在新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從一開始就能清醒地認識到創業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正確的、成功的道路只有在探索的過程中才能找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