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失敗發生在企業的變化過程中,例如組建新的合資公司,應對創新和變革,管理并購,以及解決新出現的競爭壓力。
- 失敗來自4種行為模式:高管的想法存在缺陷,導致企業誤判現狀;不切實際的態度導致對狀況的誤判持續;在處理緊急信息過程中,溝通渠道不暢;領導者的品質問題,導致管理層無法及時修正錯誤。
很明顯,這與個人相關。未來,我們只會經歷更多、更重要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將以極快的速度接踵而至。這樣的環境要求我們擁有更明確、更開放的態度。
心態問題
建設一家創新企業的方式可能多種多樣。不過對每一個組織而言,起點都是正確的心態:必須預見到所有難以預見的問題。誰能一早就預見,纖薄的智能手機能替代體積龐大的相機和音樂播放器?這樣的心態必須自頂向下在組織中貫徹,而領導者必須做出表率。
在一個非創新的環境下,人們可能會出現以下想法:
- 上一次重量級產品的推出失敗了,一些人不再露面。
- 我們的公司規模很大,不能浪費時間在小事情上。
- 我們想要新點子,但我的薪酬只對應現有的工作。
- 在談論任何事情時,我想不起制造和營銷等方面。
- 我們做得很好。在我們現有的業務到達頂峰之后,再嘗試新東西。
- 對于這些變化,人們將表現冷淡。
- 我上次提出了建議但卻碰壁。
實際上,能帶來巨大機會的創新往往超出你和你同事的所知范圍,而面臨的威脅同樣超過了你認為你已經了解的范圍。
培育文化
創新的文化有助于企業建立合理的規則。而對使命的理解和專注則將在企業遭遇不熟悉情況,沒有現成規則可以遵循時指引員工前進。
以下是創新失敗的6點企業文化原因:
1.缺乏正式的創新管理框架和系統。
2.沒有將創新活動與企業整體戰略結合在一起。
3.沒有分配跨領域的資源。
4.不習慣建立及維護跨職能團隊。
5.沒有建立由情報驅動的決策機制。
6.沒有制定衡量標準。
在經典的《創新和創業》一書中,Drucker指出,創新是一種介于Cye感知和分析之間的精妙舞步。分析需要基于對變化的認知:“這需要你愿意承認,我的所知還不足以分析,但我將會找到更多信息。我將走出去,看看四周,提出問題并傾聽回答。”
在一個充斥著無法回答的問題的時代,提出正確的問題或許就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