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壟斷,是各級政府的小把戲,而且這兩年玩得是越來越純熟了。老實說,國內商界的企業家就聰明程度而言,遠不如政府官員,所以安全的辦法,還是自己拿定主意之后,希望政府官員能夠支持。
眼下,在國內的經濟格局當中,壟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說中國經濟是一個統制經濟的話,那么,政府之所以會有效,其核心因素就是制造和消彌壟斷。在這一進一出之間,不僅是政府官員個人獲得了很大的威望,更多的是各個單位形成了強有力的權威。
其實,壟斷是每個公司都在尋求的目標,只不過壟斷會有多種體現方式。比如說我走訪過的一家國內數得著的大公司,它就在尋求自己領域技術上的壟斷。這種壟斷其實是良性的,說白了就是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說他們現在在琢磨的是視頻電話。我們想象中的視頻電話都是通過手機對手機進行的,不過這家公司認為,手機對手機的視頻電話其實并不符合用戶的習慣,而且現在技術也容許畫面在不同屏幕中的切換,因此他們正在考慮把視頻中的畫面切換到電視機屏幕上。這樣,也許用戶對視頻通話的興趣會更大一些。
但是,我國的國情是,這種良性的壟斷保持不了多久。因為技術說到底就是一個想法,一方面,當這家公司在往這個方向去想的時候,別的公司也會這樣想,不僅如此,產品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模仿者會更為輕而易舉地完成仿造。如果沒有行政的保護,好的想法根本不能保持很長時間的壟斷。
那么壟斷的內核是什么呢?從現在國內市場的情況來看,技術和行政的壟斷所能達到的效果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保持生產者主導。由于市場上只有一家或者幾家公司能夠供應相應的產品,所以是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來決定價格,因此生產者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利潤。不過,這種價格的決定其實也受市場的影響,因為消費者還受到了經濟能力的限制,東西的價格定得太貴了,消費者雖然有很強的意愿想買,但大部分人買不起,也沒什么辦法。
現在,能實現這種壟斷的商品是住房。由于政府在土地定價上的壟斷,使得消費者不得不在接受的上限上去買房。關鍵在于政府還是一個躲在開發商后面的出售者,它的壟斷定價很少考慮終端消費者能否接受,反正有開發商買地就行了。這使得開發商現在的風險已經很高,不過高定價帶來的可能的高收益,還使得大型開發商仍然趨之若鶩,我們要清楚,這時候大型開發商其實已經在賺風險錢了。所以現在開發商的股票,我是不碰的。
制造壟斷,是各級政府的小把戲,而且這兩年玩得是越來越純熟了。有一個民營老板告訴我:“很多看起來有行政壟斷的生意,進去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基層或者中級政府官員,他今天可以對你說這里面有很多門檻,讓你進來就是讓你賺錢。可是你永遠不能保證明天他會不會對別人也這么說,通常情況下是會的。而且就算他不說,你一定要想,別的地方,也許也會有一大堆官員在講同樣的話。老實說,國內商界的企業家就聰明程度而言,遠不如政府官員,所以安全的辦法,還是自己拿定主意之后,希望政府官員能夠支持。”
如果站得高一點,一個生意能不能壟斷,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比如說光伏產業,一開始各級政府都在本地搞光伏產業園什么的,經營者稍稍走訪得多一點的,很容易能看出來,地方官員大力發展這個產業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滿足GDP和“創新政績”的需求,根本不是為經營者考慮的。在這個領域,總市場是多變的,產能的增加也極為迅速,怎么可能不垮呢?
要說尋找壟斷,國內有一家地產公司的眼光最為精明。這家公司的辦法是專做每個城市政府想要的標志性高樓,經常是每個城市最高的大樓都是它蓋的,當然這個公司也有相應的配套能力。我們姑且不去考慮蓋這種樓是否道德,是不是充當了地方政府把自己的臉打腫的打手。但至少有幾點很容易成為這家公司是否達到壟斷的標志。因為一個地標高樓,從地段上就能看出這是不是地方政府要的“面子”。經過這個判斷之后,一旦動工,這些樓是不會停的。
當然,這樣的領域真的是太少了。而且我們仔細想一想的話,這家公司的員工也是很苦的。政府要高樓是他自己夾袋里的私貨,將來給客人看的,因此這種項目必然要求快。而另外一點是,要求快了之后,政府也不會說允許你的品質可以有問題。
但是既能快,又能好,這種能力有了,為什么不可以去做面向市場的項目呢?可見得這種精明還是小精明,只是因為這其中有利潤而已。
這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現實國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