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北京的空氣里帶著一絲絲寒意,北京大學生體育館里卻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會場被分隔成了很多區域,一群群年齡不一的小孩正手拿遙控器指揮著機器人傳輸小球、運送沙袋,也有人席地而坐,正在電腦里設計著機器人的3D模擬圖,旁邊擺著看起來有些笨重的機器 人。
這是First全球機器人大賽的北京賽區,這群機器人的設計者小到小學生,最大的也只是高中生。美國參數技術公司PTC是這場比賽軟件的提供方,他們為學生進行機器人電子設計提供免費的3D設計軟件,學生利用軟件做好3D模型編好程序后,再進行機器人的搭建,并利用編程遙控機器人。也就是說,一個高中生就可以利用軟件和實體工具做出可以自己變形、完全遙控的機器人。如果稍稍改裝,機器人其實可以成為你生活中需要的一個具體工具。
沒錯,實體制造業的門檻正在變低,人人都可以自主設計更加個性化的小應用,即使是學生。這正是前《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創客運動”,他把這種趨勢總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如今,他也離開《連線》雜志成為自己這一理論的忠實實踐者,建立了自己的3D Robotics 公司,這是一家發展迅速的空中機器人制造企業。
互聯網領域發生的事情,正在向傳統制造業遷移。在互聯網上,諸如阿里巴巴、蘋果這樣的公司,建立了一個開放平臺,普通的創業者可以通過此開放平臺建立更加個性化的互聯網小應用。實體領域也正在發生這類的事情,隨著3D打印技術的普及,開源硬件的成本降低以及云工廠連接了各個終端,你可以自己制作想要的東西,生產將變得小批量和個性化;甚至只需要自己設計,就可以拿到想要的實體產品。
PTC也正在將眼光由專業的產品設計和工程公司轉型至新型的創客市場,最明顯的舉措是向設計愛好者和兒童提供免費的軟件,并提供了可設計上傳并制作成3D打印的服務端。相同的轉型還有Autodesk和3D systems等公司,他們意識到自己未來的前途在普通人手中。
安德森認為,未來人人都將是創客,這是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創客們開始掀起新一輪的顛覆,運用互聯網和最新的工業技術進行創造,迎接個體制造時代的到 來。
實體制造業會發生怎樣的革命?創客運動會帶來怎樣的問題?《環球企業家》對話克里斯·安德森,歡迎進入創客的世界。
GE:創客運動會給傳統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安德森:創客運動給傳統產業帶來的新東西是會產生一個創造者的新階層。以前大公司的使命是專業化大規模地為人們制造東西,現在會出現一些個人化制造,普通人也可以完成這些制造的使命。新工業革命不會對傳統的生產廠家帶來很大的變化,因為有很多人在完成原有使命的工作,就如阿里巴巴,通過把市場開放給普通的人,給小工廠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小的企業家或者剛剛開始創業的人就有機會通過網絡聯系到商家。通過平臺進行個體制造的產業未來將會變得很長,阿里巴巴只是這個長尾產業的開始,它對中國企業的發展非常有好處。
GE:您提到了創客是基于開源系統,馬云的阿里巴巴是互聯網創客的平臺,您認為 Apple、Google、Facebook、 Microsoft等大的互聯網公司,未來誰將會是創客運動的贏家?如何理解你所提到的開 放?
安德森: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安卓算是贏家,基于它開放的理念以及它的開源系統。安卓已經贏得了中國的市場份額的第一名。我不知道怎么比較Facebook和Microsoft,不是相同的市場,也沒有辦法比較。從硬件到操作系統到Apps到應用商店到網絡,Apple是最封閉的,雖然不是開源系統,但是它開放的層面是APP Store;谷歌的安卓有三個方面是開放的:硬件、操作系統、應用商店;微軟只有應用商店開放。從開放的幾個維度上來說,這三家每家至少有一個系統是開放的。
GE: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創客運動是否是基于互聯網的無處不在?
安德森:互聯網的大趨勢是現在我們談論很多的移動、云、開源軟件系統。創客運動是基于三個條件:有互聯網社區、有桌面制造,有云以及云存在于各個工廠,互聯網無處不在,云從各個工廠可以分配給每個人使用,“桌面制造”可以適用于更加個人化的生產制造,比如3D打印機,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擁有它,但是可以利用它為你服務,讓它為你制作個性化物品。隨著制造工具更加便宜和普及,“桌面制造”會變得更加強大更有成長性。現在由于3D打印機只是少部分人擁有,所以當我們談論3D打印機的時候,很多人為認為它稀奇、有創造性。但是關鍵問題是,每一個東西都在變得越來越豐富,對于生產工廠來說也是如此,現在個人電腦與倉庫大小的云服務器群,可以無縫聯結到各個終端的產品,以后,你只需要上傳你的設計文件到云端,就可以得到制作好的成品,不必自己擁有生產工具,依然能享受高品質的服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