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這些問題后,下一步還要面對技術的產業化。新奧所設想的方式是通過公司加盟來推行技術產業化。它計劃向加盟公司傳授養殖、反應、收集等各個環節的技術,但將榨油的關鍵技術掌握在手中,以控制整個過程中的核心環節。盡管前景看上去很誘人,但王玉鎖坦言,若要達到與現有能源競爭的水平,生物柴油技術的成功可能還要等到2016年以后。
轉型中,王玉鎖還要承擔投資風險,要不斷試錯。比如初期新奧曾嘗試買入地方的熱力公司,將原來的鍋爐炸掉,進行多聯供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了兩個,發現不行,投資太大,這種重資產模式不適合民營企業。”王玉鎖說。2007年,新奧對轉型戰略進行調整。這項調整使得最初的一些思路發生了變化,包括煤化工等在內的高投入項目不再繼續擴大,而轉向以技術為核心的輕資產項目,其中最重要的是泛能網。
轉型的曲折和困難對每個人的耐心都是考驗。幾年來,對于新奧的發展方向與路線,不僅在外部有不同聲音,甚至王玉鎖自己也絕望過,“2010年和2011年,是最困難的時候,諸多技術還摸不清楚,沒有什么突破,真的一籌莫展,想到投了那么多錢了……”王玉鎖說,自己幾乎要放棄,如果自己是政府派來的,早就被炒了。
王玉鎖表示,一直到2012年,超臨界、催化氣化、污水處理以及能源搜索引擎等各項技術才陸續取得了突破,成果一點一點出來,“搞清潔能源這么多年,我發現必須有耐心才行,跟長跑一樣。你要是用跑百米方式做這個就完了。”
王玉鎖給他的研發團隊定下了時間表。“(研發周期)10年是忍耐的極限,除去2年緩沖期,我給他們8年時間。”在他看來,在長周期的制藥行業中,通常的產品開發時間就是8年,而新奧的各項技術研發時間絕不能超過于此。
新奧啟動最早的一項技術研發(生物能源)是在2007年,8年之后是2015年,恰好是城市燃氣行業面臨變革之時。王玉鎖希望他的技術團隊能趕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做出真正的突破。
踩點之機
為了發展多種清潔能源,這些年新奧還涉及了熱門的光伏行業。與一般的光伏企業不同,新奧沒有采用晶硅技術,走的是硅基薄膜技術路線。在2012年2月舉行的中美經貿合作論壇上,新奧集團與美國內華達州簽訂了合作意向書,計劃在內華達投資50億美元建設包括光伏發電基地和光伏組件制造基地在內的清潔能源生態中心。當然,光伏發電成本非常高,與傳統能源相比,短期內還無法擁有競爭優勢,尚不能承擔清潔能源轉型的重任。
其實,對新奧來說,核心資產只有兩塊,一塊是城市燃氣分銷網絡,一塊是煤基、光伏、生物柴油等清潔能源生產端,如何將分銷網絡和生產端整合與連接起來?這成為王玉鎖的新生意,也就是被王玉鎖寄予厚望的“泛能網”項目。在新奧所研發的各項技術中,它被作為可能最早實現產業化的一項。
簡單來說,“泛能網”是一個統籌各種技術和分布式能源的平臺。通過它連接生產端和應用端,并與計算機云服務系統相接,實現能量和信息的協同,從而降低能源成本。泛能網的推出成為新奧轉型的一大載體。2008年以來,新奧相繼與洛陽、長沙、福建等21個省、市、工業園區簽訂了節能減排框架協議,幫助用戶提高能效。隨著新奧轉型的深入,其客戶群也由單一的民用、車用轉向大型工業園區、綜合性醫院、大學、機場等多行業。
相比其它技術,“泛能網”概念的提出時間要晚得多。2009年9月初,甘中學與王玉鎖在美國華盛頓去見能源部長朱棣文的路上,向后者提出了這個概念。甘中學當時說,新奧已經有燃氣應用終端業務,也有光伏等生產端業務,迫切地需要一個中間橋梁將兩端連接起來。這個概念和智能電網有些類似,但新奧還擁有燃氣網等輸送物質的網絡,相對而言更全面,因此稱為“泛能網”。
乍聽上去,泛能網有些云山霧繞,但王玉鎖、甘中學等對此信心十足。在他們看來,地方政府重視節能減排的今天,各地都重視能源,原來是分開規劃,供氣的有規劃,供電的有規劃,供熱的有規劃,交通有規劃,卻沒有整體規劃,“未來的經濟是網絡經濟,誰能最先把物質網、信息網和能量網結合在一起,誰就是最終的王者。”甘中學說,“泛能網”沒有失敗的可能,只是面臨著小成和大成的區別。所謂小成,是上百億的收入,而大成則是千億以上的收入。
盡管如此,這項技術到底能為新奧提供多少前行的動力仍需觀察。目前,新奧已開發了二三十個“泛能站”(泛能網的一部分),一切還處于初期階段。最大的兩個項目是青島中德生態園和廊坊生態城的建設。這是兩個城市區域項目,前者的一期工程已經有了一些結果,運營中心和初期的泛能站都已經完成建設。
“我們是服務提供商,按照客戶的需求,對提供的泛能網解決方案收費。”甘中學說。目前,“泛能網”業務里的一些項目已經實現了初步的收益,更大規模的贏利尚需要等到新奧在這個領域積累更高的品牌信任度之后。甘中學介紹,從2014年開始,“泛能網”業務將有一個比較快的發展,2015年將迎來井噴。但是,每筆服務數百上千萬的金額,看起來還很難成為新奧的主力業務。
目前,新奧以甘中學所帶領的技術團隊為基礎成立了智能能源集團,希望以此為主體再造一個新奧。新奧則在技術研發上投入重金,攤到每年的研發費用占比遠高于同行。
這意味著王玉鎖必須與時間賽跑,畢竟新奧不是不愁經費的研究院,亦不是財大氣粗的國有企業,它需要獲取投資回報,“我們正在籌備今年的銷售會議,討論怎樣銷售我們的服務。”王玉鎖說,新奧要把未來的點踩好,早了是先烈,晚了跟不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