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彭博商業周刊近日采訪了創新工場李開復,稱其為“中國的創新偶像”,他表示相信中國可以創新,但不會以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方式來進行,而是以中國企業家所擅長的“迭代式創新”的方式。
以下為彭博商業周刊文章摘要:
李開復是中國創新理念的重要布道者。他的辦公室位于北京某寫字樓的10層, 在該寫字樓的負一層,是一個龐大的電子產品市場。那天十分炎熱,天空灰蒙蒙的,窗外的景象并不足以讓人精神振奮。但這似乎并沒有影響到他有關史蒂夫·喬布斯的思考。他撫了撫金邊眼鏡說:“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按道理,美國每出現一個喬布斯,中國就應該出現四個類似的人物。”“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
從2009年蘋果手機進入中國以來,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科技產業,這個曾經給世界帶來指南針和火藥的民族,如今卻被戴上了山寨的帽子。盡管中國的新一屆領導不斷強調“經濟轉型”,人們對于破壞性創新和模式轉型的探索卻仍在進行。
2006年到2011年間,政府對于科研的投資不斷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0%。僅2012年,中國在研發上的投入就超過了1640億美元,全年授權新專利217,105項。中國還在投資研發超級計算機和超導體。中國大學培養出的博士后數量龐大,但質量還有待檢驗。然而,一旦涉及到開創性產品的開發,即便是在目前經濟增長正在加劇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的公司經常被別人搶占先機。
李開復認為這是一個契機。這位51歲的前電腦工程師戴個眼鏡,喜歡穿無皺卡其布的服裝,他在網絡上的粉絲數可以同賈斯汀·比伯相媲美。只要他現身大學校園,必然會引起轟動場面。近20年來,李開復一直處于IT行業的核心區域。對于這一行業,中國政府采取了在加強管理的基礎上鼓勵發展的政策。他曾擔任谷歌公司中國區負責人,2009年離職創業。隨后創辦了旨在致力于企業孵化和風險投資的創新工場,并擔任首席執行官。他有豐富的工程領域知識,精通相關業務,同時十分熟悉硅谷的情況。這一切幾乎是所有中國企業家都夢寐以求的成就。
他說:“我們相信中國可以創新,但不會以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方式來進行”。相反,中國企業家所擅長的是“迭代式創新”。他們會以某種現有的模型或想法為基礎,然后針對中國市場加以改進。他表示,這些小步驟最終將為更大更好的突破鋪平道路。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莫里斯·格林伯格中國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亞當·西格爾是這樣說:“李開復所談論的并不是改變游戲規則的創新”。西格爾認為,李開復和其他投資人所關注的都是些風險不大的投資,比如說手機游戲和安卓操作系統。
李開復在創新工場的辦公室四周都是透明玻璃,他的員工可以看見里面的一切,這在中國的企業家里還并不多見。他常常奔波于會議之間,熟練地跟人握手,然后一邊走一邊聊。有關他的一切都可以用低調來形容,除了那分向兩邊且修剪整齊的頭發,微微蓬松,讓他的頭至少看上去大了幾英寸。
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絲數超過了5000萬,新浪微博類似于美國的推特。粉絲數排名進入前十位。這十位中,大多數是娛樂明星,還有一個來自叫做"快樂大本營"的娛樂節目的非常活潑的主持人。李開復一邊把他的電腦轉過來向我們展示他最近發布的微博消息,一邊說:“在這里大家會發表不同的觀點。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老師常常告訴學生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但現在,你可以發現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網絡已經成為知識和新聞的重要來源”。
他相信微博可以成為中國逐步實現創新的重要模式。類似于推特,微博允許用戶每次發布140字符以內的消息。跟英文相比,中文能涵蓋更多的內容。同推特相比,微博從界面外觀到風格特征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它允許用戶在不使用插件的情況下,插入視頻、音樂、表情符號等,偶爾還可以增加投票功能。
李開復出生在中國臺灣,11歲時移居美國。當時,他哥哥是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一名科學家。他的父母因此把他送了過去。他說:“我在高中時第一次接觸到了計算機科學,然后就深深愛上了它。當時還沒有個人電腦...我們有一臺舊的IBM主機--我們只能利用鑿孔卡片系統對它進行編程。”在他看來,這些經歷是他初步或早期同科技的接觸,它為后來的創新建立了大的框架。"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接觸到電腦的時間都只比我早兩年,但是如果比爾·蓋茨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接觸不到電腦的話,他可能也不會有機會取得目前的成就”,李開復說。李開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在卡耐基梅隆大學學習并取得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在此期間,他編寫出了早期的語音識別軟件。1998年,他加盟微軟公司,出任微軟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個研究院的院長。
王曄現在是中國一家手機游戲公司"涂鴉移動"的首席執行官,他曾經是李開復手下的一名員工,并且他的公司獲得了創新工場的投資支持,他說:“在我認識李開復之前,他就已經名聲在外了。他曾經到各個高校演講,所到之處,他受到了明星般的擁戴”。在幾乎走遍了中國所有知名大學的校園之后,李開復發現中國缺乏創新能力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它的教育體系和文化傳統。李開復說:“中國的教育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各種原則和理論,所以大家都很擅長生搬硬套,但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很多時候,標新立異的思想往往淹沒于不斷的考試之中。“這些思想獨特的孩子會受到老師拋棄和同學的孤立,就連他們的父母也會認為這孩子瘋了”,他說。
在李開復的帶領下,微軟的實驗室研究出了最精確的漢語拼音輸入系統,并在中國建立了語音識別和媒體壓縮的標準。中國軟件巨頭金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張宏江(微博)和阿里巴巴的首席技術官王堅都曾在他的實驗室工作。李開復表示,在美國科技公司剛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政府對微軟的到來是持歡迎態度的。“就像做夢一樣--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并且收到了公眾的歡迎”。
在他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后,形勢變得更加復雜。作出跳槽的選擇后,他面臨了很大的困難:微軟在華盛頓州法院提起對谷歌公司和李開復的訴訟,狀告他們違反競業禁止協議。不過最終,谷歌和微軟達成了庭外和解。他說:“在谷歌時,我全面負責公司的運營。突然之間,我發現...危機接踵而至”。
李開復在谷歌公司時間,谷歌市場份額提升了一倍,但是谷歌也被卷入了若干爭議事件,例如說ICP牌照問題、谷歌地球和地圖里的種種標注問題等。其中最嚴重的是涉黃風波。 李開復2009年離開了谷歌。
李開復在進行高校演講時受到學生們的熱捧,所以他的團隊常常不得不要求舉辦方要準備一個應急出口,以便在場面混亂時得以脫身。2008年在中部城市重慶的一所大學,近萬名師生在大雨之中排隊近兩個小時,就為了聽他的演講。
2009年離開谷歌公司后,他創立了創新工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和企業家的加盟。他組建了一支擁有來自科技、財經和媒體等領域人才的管理隊伍。2009年9月,他宣布籌集到了1.15億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聯想控股、新東方、富士康,風險投資公司美國中經合集團,以及YouTube網站創始人陳士駿。
李開復表示,中國的風險投資領域對于獲得資金創業者的類型有很多限制。他說:“很多風險投資公司總是想要降低風險,風險投資的生態環境不利于圈子以外人的發展”。據道瓊斯VentureSource Cye統計,2013年第二季度,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共籌集到資金7300萬美元,而在一年前,這一數字為2.5億美元,目前,李開復的基金總價值已達5億美元。創新工場已經對超過50家公司進行了投資,包括點心移動,一個基于安卓系統的應用公司;涂鴉移動;友盟移動分析公司;和豌豆莢,它為安卓系統創建的桌面管理系統類似于蘋果系統中的iTunes。
他鼓勵創新的措施以及他在高校的演講經歷都被創新工場發布到了網絡之上。李開復本人,從一年前正式開始使用微博以來,平均一天要發布16條微博消息。創新工場所投資的公司之一:脈搏網開發了一個工具,用簡單的方式展現了他對微博的使用:通過跟蹤關注自己微博的人,統計出他們在線的時間和對于不同話題發表評論的可能性。早晨是抓住白領們的最佳時機,因為他們通常會選擇在到達單位開始一天工作之前瀏覽微博。而午飯和晚飯時間,人們很少在線,所以,李開復的所發布的信息通常會避開中午。晚上,大家都希望放松一下,娛樂娛樂,因此,李開復會發一些小笑話。大家也喜歡通過手機看微博,所以他會發布很多圖片和視頻。
他的主要目標是讓中國企業家獲得創新思維。他堅信,漸進式創新將打開更多的門,久而久之,就能改變更多人的看法。
他說:“我堅信科技將打破目前的局面,我們需要為人們提供科技工具、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并讓他們學會利用科技明確自己需要學習什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什么會造福社會。這才是科技帶來的變化方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