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分享一個數字,我們主要是做手機閱讀的,現在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現在通過手機看單本小說點擊批閱超過7億,我們可以分析為無線閱讀或者是無線新媒體的嶄新現象。一本書閱讀出來之后超過10萬本已經非常暢銷了,很難想象以億為單位的計數。現在尤其是在iPad上,各種各樣報刊雜志都推出自己的iPad版本,這樣一種趨勢是全球化的趨勢。在國內也是這樣,現在只要是能夠數得出來的報紙雜志都能夠在iPhone或者是iPad,要么是自己客戶端,要么是通過像我們平臺客戶端體現他的價值。傳媒就像當年每一個媒體自己建一個網站一樣,突然之間所有媒體開始建立自己的客戶端。
這個表是很明顯,在說級用戶的行為閱讀和新聞占了非常大的份額。所以我們下一個問題就是做這樣媒體你到底怎么賺錢,以前一直有一種提法在IT業后來慢慢變得有些可恥,大家說你做一個模式,你又是做一個廣告模式,這是特別落后的做法。不可避免,如果你做的是傳媒,線下一樣,媒體最大的收入來源依然是廣告。只不過以前作為手機媒體一計算這個額度非常小5億,在整體市場里面5億手機廣告很小,不及某一個城市戶外廣告的組合。是短彩信廣告讓人覺得很反感,WAP網站上網不方便,但是無線互聯網來臨這種瓶頸被打破。這種新的廣告形式,浮動廣告、視頻廣告、不同屬性投放廣告在雜志、互聯網上被廣泛應用,無線終端變成可以上網東西的時候就會被我們更多廣告主接受。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知道前兩天谷歌花了7.43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公司。earketer這個公司研究表明今年全美移動廣告開支增長79%,明年數字就會到11億美元,這個增長甚至已經超過互聯網的增長。
說一下我們這個公司,這個公司剛才在討論的時候簡單說了一下,這里有一些我們可能拿了一些榮譽,實際上我們幾年前和大家一樣就是一個創業公司。所以在初始電信資源比較豐富,手機進入這個產業,08年拿到三家基金公司投資,發展了成受雜志作為主營業務無線新媒體公司。如果大家曾經在手機、平板電腦看過一些雜志,包括80%的雜志就是從VIVA來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所有渠道上能夠看到目前從新聞到娛樂所有雜志,我們還有自己的平臺,現在用戶增長非常驚人。
為什么要做手機雜志?可能很多人一親都聽說過電子雜志,曾經有是紅紅火火,拿了很多美元投資,現在為止一個做出來都沒有。經常被問到你們創意的時候為什么會做到雜志這條路上,能不能走下去,會不會也變成了現在已經淹沒在海中的電子雜志中的一員。我想第一未來不可測,我也不是上帝。第二這個時代已經變了,我們之所以把雜志做到手機和無線終端上去,是因為他的呈現形式和他的體驗是拿互聯網拿PC看雜志完全截然不同。就像手上拿本書、雜志一樣的。PC大家看一個電子雜志哪怕他是多媒體、翻頁,我們會面臨更多像新浪、網易、視頻各種各樣的沖擊,無法體現出這種無線體制。在無線終端就不一樣。這是手機雜志一種呈現,我得告訴大家我們這個雜志從雜志上過來內容之后是全部重新做過在格式上的一些編寫的。這點是和其他我們很多競爭者不一樣的,這點我覺得也可以跟大家分享,當我們在開發一個應用的時候,一定要針對這樣一個終端做一個開發。不要僅僅把某一些我們認為可以滿足需求簡單照搬到手機或者是終端上去。你真正滿足終端需求,你的內容才能真正被你的用戶所接受。
現在基本上我們是所有平臺都是覆蓋了,我剛剛在底下跟同行交流,我們從我們公司目前自己觀點來看可能會慢慢萎縮一下在Symbian和MDT,大家手上有MDT手機的話我們的體驗并不好。因為是很老的版本,現在所有資源都在向iPhone、Android平臺全面傾斜。我們認為一些好的手機應用需要終端支持,所以我想就像剛才王煜全談到的,大家創業為了三年之后做一個上市公司的話,我們必須考慮我們做的這些產品三四年之后是一個主流。不能三四年之后變成非主流了,存量再大,對未來資本市場來說是意義不大。
這是剛才一個實例,我們API跟誰開放?跟熊貓看書一起開放API。現在我們把我們雜志庫貢獻給他們,在他們客戶端上面可以看到我們這個雜志,確實是非常驚人,下載次數和瀏覽次數非常大。我們API對大家開放也是同樣的,可以把我們雜志庫開放給所有這些開發者。大家怎么用這個雜志庫,用雜志庫的時候首先想到你的用戶,用你原有應用的時候可能多的應用。比如說前一陣我們跟LBS公司合作,他們是定位系統的軟件,像模擬我們生活當中不管走到哪都發現有一個報刊亭。杭州的城市那時候你對報刊亭的需求不是在那邊買到中國新聞周刊,你跟定位相結合,在那邊突然出現手機上的報刊亭,你看到黔江晚報,都市早報,那是很好的體現。這是大家在開發過程中如果覺得我們內容能夠增加你們用戶黏性,這樣的合作就可以開始。
第二個我們在雜志上所有這些雜志遷過來之后,這些雜志里頭現在我們技術能夠做到把一本雜志每一頁、每篇文章做切割。切割完了之后可能同一個主題可以在不同雜志里面拿出內容變成新的一本雜志。新的雜志可以命名就是你的雜志或者是你的用戶的雜志。這樣一種行為,用戶的創造力,并且在手機上和大家分享,也應該是非常好的體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