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開復微博透露創業動向;歐陽奮強借力微博再成新偶像;潘石屹用微博給兒子的數學題征集答案;被姚晨微博“加關注”一下,粉絲們會興奮好幾天。隨心抒寫,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時代,微博的到來似乎順理成章,它打通了移動通信網與互聯網的界限,但從其盈利模式來看,似乎還是前途“無亮”。
呈幾何級數傳播
“如果你發布了一篇微博,假定你有100個粉絲,那么這100個粉絲再將你的微博傳達給他們的100個粉絲,可想而知,這個呈幾何級數的傳播速度多么驚人!同時,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將平民和莎士比亞拉到了同一水平線上,這一點導致大量原創內容爆發性地生產出來。”新浪公關經理陳金國一語道破了微博火熱的秘密。
今年7月份,新浪北京總部召開內部會議,商討推廣微博產品,目標就是讓新浪成為首家推微博的門戶。爭當門戶第一家,并不意味著新浪是比較早切入該領域的互聯網企業。國內微博客市場,飯否、嘀咕、嘰歪、滴、滔滔等產品,都已活躍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一直未成氣候。截至今年7月,國際上最知名的微博網站Twitter的用戶已達5160萬,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白宮、FBI、Google、HTC、DELL、福布斯、通用汽車等很多國際知名個人和組織在Twitter上進行營銷和與用戶交互。
2005年從校內網起家的王興,在2006年把企業賣給千橡互動后,于第二年建立了飯否網,緊跟著嘀咕也開始上線。而騰訊作為一個擁有4.1億QQ用戶的企業,看著用戶對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狀態的強烈需求后,也忍不住嘗試了一把,2007年8月13日騰訊滔滔上線。8月中旬,在那次會議之后的一個多月,新浪邀請測試微博客的消息也開始在業內傳播開來。
一個跨平臺的革命性產品
“擠公交是包含散打、瑜珈、柔道、平衡木等多種體育和健身項目于一體的綜合性運動!薄皼]有醫保和壽險的,天黑后不要見義勇為……”在微博上,這類新鮮奇詭的語錄像泉水一樣汩汩而出,微博提供了一個記錄與分享的地方。用嘀咕網的創始人李松的話說,微博——個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博是Web 3.0新興起的一類開放互聯網社交服務,相比傳統博客中的長篇大論,微博的字數限制恰恰使用戶更易于成為一個多產的博客發布者。在國外,每家微博企業也主要依靠各自平臺技術的優勢特點來爭取用戶。
新浪微博技術部負責人表示,“以前,QQ、MSN等都是點對點的交流,開心網則是群組之間的認知和交流,而微博可以主動訂閱你所關注人的信息,可以有所選擇。而且,人人都是平等的,新技術的運用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 土豆網公關主任張志遠表示:“新浪微博的啟動具有標桿意義,新浪現在做的是聲勢,以前的創始者——嘀咕、做啥、飯否等將微博概念引進來了,下一步是尋找運營方式。平臺大小也是微博運作的關鍵,正是因為沒有新浪這樣強大的平臺和互聯網話語權,所以之前的微博網站發展起來困難重重! 新浪產品運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很看好微博的發展前景,現在,從內部數據來看,微博的發展速度很快。微博是一個跨平臺的革命性產品,新浪從沒有對一個產品集中如此大的力量運營,將產品事業部、運營部、無線部三個平臺融合在一起運作,可見新浪對其的重視程度!
培育期還需要2-3年 從進度上看,新浪在8月開始推出微博服務,截至目前尚屬內測階段。至于何時推出“正式版”,新浪官方并無公測的明確時間表。新浪微博目前已具備關注、轉發、私信等基本功能,新浪工作人員介紹,微博將開放API,引進第三方應用,并融合新浪運營、無線、博客等多個平臺,會逐漸豐滿起來。
“微博的培育期還需要2-3年,推廣不會比博客快,因為它太超前了”,優酷網媒介負責人劉琪琦表示。而第一視頻內容中心社區總監曹海燕表示,“微博這個行業很好,但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平臺不行,推廣力度不夠,就做不起來,新浪網有好的平臺,基礎用戶多,經驗豐富,有著其他網站不可比擬的優勢。如果平臺太小,做起來就非常費勁。新浪有強大的媒體平臺,可以直接收獲之前各個網站培育起來的用戶。以新浪的影響力,還可以把‘微博客’的概念普及給更多的網民”。
“很多用戶都是沖著新浪的平臺來嘗鮮的,尤其是IT圈的人。就如玩開心網,最早的那幫人就是從校內網到海內網,然后到開心網的,F在是從開心網到Twitter,然后到了新浪微博!鄙鲜鋈耸空f。有分析師樂觀預測,新浪微博有望取得比開心網更大的成功,原因是微博客用戶關注更易聚焦,容易互動。而SNS插件偏多,容易分散用戶的注意力。
“國外著名的微博Twitter,只是一個舶來品,很多功能對國人并不適用,飯否網被關,很大原因也是忽略了中國用戶的習慣,沒有進行內容管控,比如,刪除不安全的信息,”新浪網運營部相關人士表示,“對于新一代網站來說,誰更尊重用戶,誰將贏得市場”。
名人策略+病毒邀請
和博客一樣,新浪微博也采取“名人策略”!安煌氖,博客可能是別人幫著寫的,但微博一定是自己的,”新浪運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潘石屹就曾開玩笑說,“我這個微博的密碼連我老婆都沒告訴”,因為它是和手機一起綁定的。
有互聯網人士指出,微博對博客補充作用十分明顯。名人往往沒有大塊時間寫長篇博客,這是名人博客生命周期不長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微博時間成本低了很多,明星可能只需每天隨便扔出一句話,就能讓粉絲刷出上萬的流量。李開復、黃健翔、姚晨等,這些名人被新浪編輯挨個請進來,并且加官方認證標志。名人相繼入駐,名人爆炸效應迅速傳播。這種“拉微博”的思路,與當年“拉博客”幾乎如出一轍。但最土的辦法可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幾乎新浪的每個記者和編輯都“背”著拉微博的任務。拉博成就了新浪博客,或許它可以再次成就新浪微博。
除此之外,新浪微博還采用了流行的病毒邀請方式。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通過朋友的介紹直接加入。每個頻道都有“拉名人”的任務,拉得多的頻道還有獎金。目前“名人堂”中的娛樂明星就已超過百位,下面的子類還有文學藝術、公司機構等,如長安福特、歐萊雅等。
推廣遭遇三大瓶頸
土豆網公關部負責人表示,一個新的網絡產品出爐,推手是很重要的,不過,互動概念推動起來確實很困難。推廣微博,最終還得看應用情況。因為,由于習慣問題,中國人可能沒有與大眾分享心得的習慣。如果對用戶的吸引力不夠,即使注冊的用戶再多,最后還是會造成資源浪費。
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不是公眾人物,人家對你根本沒興趣,在只有名人和“粉絲”的新浪微博里,普通用戶發出的聲音極有可能被淹沒。因此,草根很難“突圍”;蛟S,在只有名人和“粉絲”的新浪微博里,普通用戶充其量只是作為“粉絲”去搶“沙發”和評論。
再一個問題就是,微博被當成是小道消息的發源地,或者是小廣告的發布地,成為企業搞活動、宣傳自己、擴大影響力的工具,或是滿足一些人窺探名人隱私的需求。
未來四五年內不考慮商業模式
對于微博的發展前景,分析人士仍覺得比較模糊,就連“鼻祖”Twitter也還未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巴茝V應用都成問題,更不用談商業模式了!庇袠I內人士毫不客氣地批評,“在國內要發展微博是非常困難的,Web2.0服務總是被或多或少地扼殺”。在推出博客一年半后,新浪才推出廣告共享計劃,現在是維護和鞏固現有用戶的階段,只能先制造影響力再尋找商機。
在尚無法吸引到風險投資的眼光之前,他們最需要做的是如何靠自己的能力繼續活下去。對于新浪來說,微博的推出可以有效補充博客頻道,在名人懶得寫大塊博客之時,隨便一個短句就可以通過微博發送出來。至少從流量上,可以對新浪提供有力補充。
至于商業模式,新浪產品運營部負責人套用了一句馬云初做淘寶網時的話:“未來四五年不考慮商業模式問題,因為一切還未成型!庇袃炔咳耸客嘎,公測階段都沒到,談盈利還早。如果微博客能探索出新的業務模式,成為新浪新的營收增長點,這自然是好事,退幾步而言,除去營收考慮,微博將在流量上對新浪網站提供有力補充。
而悠視網CEO李竹對此的看法是:微博的主要發展運用平臺應該是以手機用戶為主,微博以電腦為服務器、以手機為平臺,把每個手機用戶用手機連在一起,讓每個手機用戶不用電腦就可以發表最新信息。將來,微博可以考慮以手機捆綁收費。
易觀國際CEO于揚將國內微博的發展比喻為正處于爬坡的階段,“國內微博的形式已向類Twitter化靠近。但在與Twitter實質性內容相比,仍處于早期階段”。他分析,在Twitter上既有個人用戶日常生活的感悟,又有企業注冊賬號用于推銷產品等。而國內的微博則以個人用戶為主,發布內容多表達自身的喜怒哀樂,受眾也遠不如國外廣泛和著名。
商報記者 劉妮麗 代小杰/制表
■專家點評
悠視網CEO 李竹
三五個月內 微博發展會有新亮點
微博是一個即時信息發布平臺,有點像手機短信,它的形式非常靈活,渠道也很多元,可以在網頁上看到你關注的對象寫的東西,起到即時通訊的一種功能。
之前,很多網站都做過微博,但由于沒有經驗,所以很多都失敗了,新浪現在更多的是運用名人效應做微博,其實,相對于博客來說,這是一個草根性更強的東西,將來微博的主角可能更多會是草根。因此,在內容管理上,自發性的可能比主觀管控更適合一些。
在內容上,微博的內容可以千奇百怪,如果找到了合適的發展路徑,也就是為這些千奇百怪的信息找到了更有效的路徑,那么,它起到的效用會更明顯,更有價值。
國內微博還處在萌芽期,而且,由于前段時間國家監管嚴格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多網站最后叫停,現在,國內還沒有做得特別好的,都有點“暗淡”。不過,我相信,不出三五個月,微博的發展會有新的亮點,會找到新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