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姐妹,正試圖打破中國輕奢侈品市場傳統的經銷體系和價格體系。
姐姐孫亞菲有兩年華爾街投行工作的經驗,妹妹孫多菲接受過美國專業時尚知識教育。她們一起回北京,在SOHO現代城租了房子,創辦了奢侈品折扣網“第五大道”。賣車、睡辦公室……初期投入資金100多萬。
感覺撐不下去的時候,她們用馬云激勵自己和員工。“對比中國和美國歐洲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奢侈品網購必將像歐美一樣迎來井噴式的爆發,總會有做行業先驅的企業,為什么不能是我們?”CEO孫亞菲說。
去年,與李開復對話BTV《名人堂》的時候,李開復對孫亞菲說,這個市場潛力巨大,若能腳踏實地地做好服務,豐富產品線,你們會成為一個很快賺錢而且能賺大錢的公司。
現在,美國每10個人中會有1個在網上購買輕奢侈品,60歲的老太太也會上線買條Prada的褲子。可是在中國,奢侈品B2C遠未形成格局。涉獵這塊市場的網站漸漸多了起來,無論是綜合類平臺,垂直類平臺,還是資訊網站,都以品牌傳播為主導,以廣告投放收入維系網站運營,一名業內分析師表示,銷售業績遠遠沒有達到預想規模。
由于業績不濟,全球免稅店DFS在中國的首家奢侈品購物網站www.galleria.com.cn 無法持續運營,不久前選擇關閉。
“這條路比京東商城艱難得多。”孫亞菲說。但她認為,保守估計未來3-5年網購能占整個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的10%,將是一個20億美元的市場。
網上的奧特萊斯
孫亞菲和孫多菲將“網上的奧特萊斯”幾個字印在名片上,這是第五大道的理念。
2008年,孫亞菲所從事的美國基金公司派她回中國尋找B2C的投資機會,她見了很多企業家,畢業后被擱置的創業想法再次萌生出來,她意識到不能錯過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她初期認為,衣食住行這四大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中,衣目前是在中國發展最落后的產業,除了李寧等大眾品牌外,中國沒有自己的流行高端品牌。具體到電子商務市場,低端的服裝B2C已經形成了拼地價的惡性循環,A貨充斥淘寶,只有高端衣飾尚未形成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