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機會:移動應用的絢爛世界
在3G到來時,必須找到不同于過去的思維結構、應用模式。因此,對于桌面互聯網公司,徐茂棟覺得他們無法占有全部地盤,面對競爭,創業者仍有充分的想象空間。那些生下來就是玩兒無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也是五類力量中不容忽視的一個主體,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將免費的資訊化內容和收費的娛樂化內容結合在了一起。“這些公司的共同點是:他們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而生,有著良好的互聯網基因,是其他幾大陣營不能比的。雖然現有品牌知名度不高,資源不夠豐富,但做無線業務多年,非常專注,對目標用戶體驗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沒有歷史的沉淀,反而免于被傳統的習慣羈絆,白手起家更容易生產出有創造力的東西,管理層大多數同時是公司的創始人,有著很好的激勵機制以保證創造力。”徐茂棟表示。實踐證明,這部分公司提供的服務也是用戶最喜歡的。現如今他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練好內功,在即將到來的洗牌過程中勝出。可以預見,這個過程會很艱苦。中國移動互聯網可能正處在黎明前的曙光中,徐茂棟經常告誡百分通聯員工的兩個字是“堅持”,即使無法馬上實現夢想,但創業者們的恒心仍是必要而有意義的。
在中國,許多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并沒有接觸過電腦,手機是他們最初的網絡體驗。終端特征和用戶的潛在需求,決定移動互聯網將會發生一些革命性的變化。移動性、隨身性、私密性、用戶識別性,是手機與移動互聯網可以深入挖掘并放大的特征。而移動互聯網上的業務形態,也是創業者們可以選擇的方向,現在看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移動社交,包括社區、博客、郵件;信息服務,包括新聞、搜索、廣告、位置服務;娛樂,包括手機游戲、音樂、視頻;交易,包括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相互間的結合,能夠勾勒出移動新商業的大致模樣。
作為比電腦更加個人化的終端,手機幾乎知曉用戶的一切:在什么地方,經過了哪里,和什么人聯系,看什么內容。大量個人信息會在手機中留下痕跡,所匯集的數據幾乎能拼湊出一個數字化的用戶形象。這決定了移動互聯網上的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應用會與桌面互聯網上的對應服務有很大不同,將更加貼近用戶、更生活化:日本最大無線社交網站Mixi的“足跡”功能幫助網站在初期吸引到了大批用戶,人們可以利用這個功能對其他好友的活動情況進行跟蹤;楊寧認為唔箜搜索提供的肯定不是類似Google和百度的海量資訊,而是能夠反映90后用戶喜好的個性化服務;Foursquare的爆紅已經讓人們看到了地理信息和社交網絡碰撞所能產生的巨大能量,以及商家根據用戶現場報到次數提供折扣的新穎廣告模式,位置服務應用無疑是今夏人們關注的焦點。
而考慮到國內3G現有的技術發展程度,徐茂棟預測,3G市場首先爆發出來的殺手應用應該是與位置結合的手機新聞服務。在桌面互聯網時代,報紙等紙質媒體的“隨身攜帶性”無法被取代,手機則能夠輕松做到。手機的其他優勢還包括:天生的三網合一媒體;傳播的信息與個人特點結合,可按照用戶個性選擇性提供新聞資訊內容,不像傳統媒體和桌面互聯網,人們看到的是一樣的畫面;保證新聞在第一時間到達用戶身邊,畢竟用戶不可能背著電腦和電視。
這都給了移動互聯網中的信息服務提供商更大的發展空間。過去的媒體一直追求但很難解決的廣告效率問題,在移動互聯網上將變得簡單: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廣告,廣告更像是有用的信息,直接接觸到消費者個體。手機廣告無法做到互聯網廣告在畫面聲音方面的表現效果,但其精準性、交互性和效率則是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
移動電子商務同樣具有極大的成長空間。想象一下會發生什么:隨時隨地的購買;在距離商場500米的地方收到打折券;和你同在一個辦公樓的朋友去了樓下的咖啡廳,你可以即時收到他對咖啡的評價;商家根據你以往的消費信息,將離你最近的新店開張信息推送過來;收到DM之后無需打開電腦,上網登錄,直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支付……這樣的想法還略顯保守,關于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徐茂棟非常認同美國未來學家保羅·薩福在1995年評價互聯網時所說的一句話,“短期內的影響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其長期意義將遠比我們所能想象的還要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