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近期重拾升勢,并向下游的食品飲料行業蔓延。業內人士認為,在供需趨緊的背景下,隨著種植成本的上升和糧食最低收購價逐年提高,以糧食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溫和上漲將成為常態。不過,前期漲幅巨大的白糖、棉花等品種預計在2011年會出現寬幅震蕩走勢。
糧食價格仍將溫和上漲
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2011年1月1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是184.9。2011年年初至今,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上漲了4%,2010年全年大約上漲了8%。
根據中華糧網的數據,2010年,小麥價格上漲約7%,稻谷價格上漲約13%(粳稻價格漲幅達19%)、玉米價格上漲約15%、大豆價格上漲6%。而在2011年剛剛過去的兩周時間內,以上糧食品種繼續保持強勢,玉米價格甚至創出歷史新高2017.83元/噸,秈稻價格也達到歷史新高2171元/噸。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以糧食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同成本上升和供需面趨緊有關,也同通脹預期強烈和外圍農產品市場不斷走強有關。美國農業部近期發布報告,大幅調低了大豆、玉米等品種的產量和期末庫存。
不過,在國內糧食連年增產的背景下,以小麥、大米為代表的主要糧食品種供給基本平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54641萬噸,增產2.9%,自2004年以來我國已連續7年糧食豐收,且2007年以來連續4年糧食總產超過萬億斤。
對于2011年的農產品價格走勢,業界幾乎一致的看法是,未來一年國內以糧食為代表的主要農產品將繼續溫和上漲。全球糧食庫存的緊張、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都給農產品走牛營造了條件。
國泰君安分析師秦軍表示,勞動力成本在2010年的加速上升導致所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成本壓力驟增,加上農戶順周期存糧、游資炒作,糧食價格易漲難跌,預計2011年農產品價格溫和上漲。
渤海證券分析師吳立也認為,由于種植成本上升抬高農產品價格估值中樞,加上供求偏緊、農民惜售等,預計2011年農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0%左右。
部分農產品價格可能高位震蕩
業內專家認為,春節期間因消費增加、生產供應減少,加上近期全國各地低溫凍雨、干旱等災害天氣的影響,食用農產品價格近期很難下跌。不過,前期漲幅巨大的白糖、棉花等品種在2011年預計會出現震蕩走勢。
相對于糧食等大品種價格的溫和上漲,2010年白糖、棉花等部分農產品價格漲幅驚人。2010年,白糖漲幅高達35%,棉花漲幅高達85%。在一系列調控措施作用下,棉花、白糖價格出現一定程度回落,但在2011年伊始,上漲勢頭再現。
同時,基礎農產品價格上漲對下游的傳導作用也日益顯現,農產品漲價逐漸向老百姓餐桌傳導,包括奶制品、酒類、飲料、肉制品等農副產品價格幾乎全線上漲,給國內通脹形勢帶來極大壓力。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蔣小東表示,牛市中價格表現最好的是農產品中供需關系最為脆弱的品種,例如棉花、白糖。產量預期的持續下調導致的供需格局惡化對資金形成持續的吸引力,因此這些品種在這輪農產品牛市中的漲幅居前。
根據糧農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在2010年12月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高點,指數的上升主要是由食用油、谷物、糖和肉類價格的上漲帶動的。而這些食品的價格可能依然保持在高位甚至繼續上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