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與對策
資本收縮后,盡管有所滯后,但影響傳統終會讓電商企業切身體會冷暖自知。
業內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在各垂直領域排名領先的電商,經此前融資也已擁有了較為充足的現金儲備,預計將不會受到嚴重沖擊。而更多的中小電商到今年底,將面對運營成本高企、無處融資等難題,或臨生死考驗。
這看上去像是一場電商業的洗牌淘汰。實際上,今年4月份有報道稱深圳出現電商倒閉潮,大概500多家電商被注銷,這已或為先兆。
“電子商務肯定是有冬天,但是來得沒那么快。”易觀國際電商業分析師陳壽送表示。他列出了判斷電商冬天的幾個標準:企業資金鏈斷裂,投放廣告減少,流量下滑,訂單減少。一批企業倒閉,資本收縮謹慎。他認為以上要素目前看來整體還不明顯,至少一線的B2C都拿到了不少融資,現金流還是能保障一段時間的運營。
樂淘副總裁陳虎認為,寒意將至時,流量、資本“馬太效應”也將隨之增強,并加深行業分化。
CNZZ報告顯示,在更有價值的活躍網站和活躍用戶上,上半年平均每天有訪客訪問的站點數量為1317家,總體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8%,行業站點數量最高的月份是1月,達到1401家,其后呈現逐月下降
由此看來,流量正在集中。如此就形成了一種循環:成本越抬越高后,推廣效果被攤薄,反過來再度刺激企業加強投入。而流量在推廣成本不斷攀升中,反而愈發稀缺,最后投入強者懷抱,“馬太效應”由此強化。
如此險峻的環境也使得新進入者更為謹慎。網易去年底以來才開始推廣宣傳其B2C商城,不過眼下他們選擇了做無倉儲的服務類輕電商方向,并確定只做能掌握上游產業鏈資源的產品。網易CEO丁磊對鞋業巨頭百麗自營電商大表看好,認為百麗掌握供應鏈資源將可對抗行業風險。
丁磊表示京東、當當等扮演渠道通路角色的方式競爭已太激烈,風險已非常大。他多次提及,網易創業至今14年,此前已經歷過兩度中概股泡沫危機,他如今又已嗅到了電商危機已襲來的氣味,“只顧吆喝,對企業將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追求產業鏈上游資源掌控顯然很不容易,多數企業預備過冬的方法更多見于儲備現金、優化運營管理等。
如美團前不久宣布B輪融資時,就現場展示公司賬戶中的6200萬美元現金余額。他們A輪融資至今分文未動,B輪融資5000萬剛剛到賬又開始進行C輪融資。該公司副總裁王慧文說:“冬天快來了,我們要存下糧食。”
開源之外,也應注重節流。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表示,企業過冬應改進廣告投放結構以控制成本、提高轉化率。此外,還應優化庫存管理,以迎接下半年旺季帶來的庫存壓貨考驗。
陳壽送表示,據其了解,部分B2C企業廣告投放等方面已經準備收縮。有互聯網廣告業人士表示,目前淘寶、京東等大電商的廣告投放依然強勁,但中小電商的投入增量較去年已顯放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