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番“燒錢”
不得不承認,上述人士所言有理。Groupon在上線的第7個月就已經盈利,第一年營收達5000萬美元,上線一年半估值已達13.5億美元。在商業模式向來不清晰的互聯網行業,這是個奇跡。于是本土獨立團購網站能獲得風投青睞就變得理所當然。
2010年5月,5151團購獲得2000萬元的風投;2010年6月,F團累積獲得了來自三井創投等的500萬美元投資;2010年11月,有報道稱擁有Groupon.cn域名的團寶網獲得2000萬元的風投;2010年12月,拉手網累積獲得了6000萬美元的風投等等。
圖為美團網在北京中關村海淀劇院打出的廣告。團購網站清楚這個時刻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打出名頭。
這批懷揣資金的團購網站開始在品牌推廣上各顯神通,尤其在高朋宣布與騰訊合資建站之后,團購網站對于品牌知名度的渴求猛然上升。不難發現,不論是電梯間還是公交車身都能看到拉手網的廣告,而團寶網更是請來何潤東、秦嵐、于娜三位知名代言人,在這些團購網站輪番轟炸的同時,美團網也在海淀劇院掛出了巨幅廣告,地鐵站臺則被24團侵襲......團購網站的排位爭奪戰就此打響,而這也意味著“燒錢”的開始。
但并非誰能“燒”到最后,誰就是贏家。三年前的博客網站,也是從一片星星之火,最后卻變得一片狼藉,最終占領高地的,是那些躲在暗處偷偷窺視并伺機而動的門戶網站,走在前面的,被他們當做“探路者”。
正如知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所說:“在中國做互聯網,大部分先行者都會成試驗品,目前更多是嘗試,后來者需要不斷總結,結合中國情況,才能勝出。”
只有三類可生存
實際上,就連Groupon是否能持續成功都還是一個問題,敦煌網CEO王樹彤在博客里寫道:“目前Groupon面臨的競爭壓力可以說是排山倒海,Facebook的Deals、Google的Offers、亞馬遜最近收購的兩家團購企業Woot和LivingSocial,都有后來居上之勢。”那么國內的團購網站結局又將如何?
有分析認為,最終三大類團購網站將得以生存。“第一類是大型綜合團購網站的前三名,這是為何本土獨立團購網站現在就開始了激烈的排位爭奪戰,因為3個席位中,門戶網站和百度、淘寶這類實力型很可能要占據2個,那么留給獨立團購網站的位置將只有1個!第二類是垂直團購網站;第三類是地域性的團購網站。”某資深電子商務人士如此表示。
同時該人士指出并不看好中外合資的網站:“中外合資網站在中國無出路,他們將面臨最直接的問題是資源爭奪,合資企業的利益總是均分的,任何一方都不會以放棄核心業務發展作為代價來換取平衡,所以成功難度很大。相比起合資網站,本土網站的優勢就很明顯,獨立運營,無需互相匯報,執行力也要強很多。”
在多方勢力火拼的當下,第三方分析機構締元信認為,團購網站僅作為交易撮合的中介是不夠的,強化后端業務,改善用戶體驗是團購網站能走多遠的關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