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中國目前最為知名的門戶網站之一,過去的一年間,新浪成功地將其微博用戶數擴張至1億。另一邊,是中國首家以B2C概念登陸納斯達克的電子商務企業,在過去的半年里,麥考林從廣受追捧到遭遇集體訴訟,進而表現為股價低迷。
如今這兩者走到了一起。新浪日前在公布2010年財報時披露,新浪與中國動向宣布聯合出資超過1億美元,收購紅杉資本持有的麥考林29%股份。其中,新浪出資約6600萬美元,收購麥考林19%股份;中國動向出資約3473萬美元,收購麥考林10%股份。
麥考林此番股權變更在業界看來可謂一石二鳥,既緩解了一段時間來股價低迷帶來的資本僵局,更具現實意義的是,入股麥考林,新浪將得以在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大戰中,實踐自己的局中局。
各取所需
新浪決定入股麥考林,花了多長時間下決心?麥考林CEO顧備春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整個談判過程歷時兩個多月,雙方可以說是情投意合。”最終結果:新浪借助麥考林,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作為KAPPA在中國的經營方中國動向這幾年一直想拓展線上業務,而麥考林也彌補了原來沒有運動品牌的缺憾。
不過從新浪方面來看,一切并沒有那么簡單。新浪CEO曹國偉表示,決定參股的關鍵原因在于,“麥考林在估值及協同方面都提供了更好的選擇。”此番觀點或多或少地印證了易凱資本王冉的“新浪扶植麥考林”一說,在王冉看來,“任何互聯網平臺都不可能不碰電子商務,主流思路應該還是利用媒體價值扶植一個電子商務生態圈并從中獲益”。
據新浪日前公布的數據表明,微博用戶在2010年擴大了25倍多,微博的注冊用戶總數已超過1億。即便如此,如何將爆發式的人氣有效變現,仍然是新浪夜不能寐的問題。
對于業績亟待提升的麥考林來說,新浪微博1億的活躍用戶,意味著一個極具開采潛力的金礦。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分析認為,雖然麥考林最新發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麥考林2010年第四季度凈利潤110萬美元,同比減少61.7%,但凈營收6420萬美元,同比增長5.7%。而麥考林的主要業務是利潤率較高的服裝業,股價受IPO上市過度包裝而被投資者集體訴訟的影響,已從上市初最高的18美元跌倒現在的5.5美元左右,新浪此時收購麥考林風險已不大。
除去商業策略上的考慮,此番股權變更,亦被業界認為是資本層面的成功運作,促成了紅杉資本的投資收益。2008年初,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出資超過8000萬美元控股投資麥考林。沈南鵬代表的紅杉資本IPO之前占據麥考林75.9%股份,IPO后則占62.8%股份。此番新浪與中國動向入局,總計出資約合1億美元。紅杉資本仍擁有麥考林33.8%股份,而通過售出的29%股份,已收回了當時的投資,并凈賺2000萬美元。
對此前曾在資本市場遭遇信譽危機的麥考林和紅杉資本而言,這樣的結果不失為一種最妥善的選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