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6創始人兼CEO李善友上周末辭職,母公司盛大官方給出的辭職原因是“個人考慮”,坊間傳聞則是盛大董事長陳天橋傾向發展媒體、李善友堅持正版影視劇兩條路線之爭。盡管雙方都已否定了這一說法,但酷6一年來的虧損狀況及并不明朗的前景,折射出成本與盈利模式重壓下的中國視頻行業危機。
“彎道超車”失敗
酷6并入盛大之后,李善友試圖投入巨資以提升酷6排名,打造“中國視頻行業的第一品牌”。
李善友辭職的消息爆出后,酷6董事長吳征告訴本報記者,李辭職是個人原因,將去盛大基金任職;盛大集團首席投資官朱海發暫時代理酷6的CEO。
華爾街對李善友的辭職做了最直接的表達。辭職消息在上周末發酵后,周一美國納斯達克股市開盤,酷6股價迅速沖高,由2.60美元一直到達當日最高股價3.72美元,最后報收于3.49美元,當日漲幅達16.10%。
在李善友最早傳出辭職傳言的上周五下午,股票市場已就此作出反應,酷6先大跌15%后反彈,收盤時僅下跌4.58%;其控股公司盛大的股價更是小幅走高,創下52周最高股價48.88美元。
自酷6于2月28日發布其201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后,其股價一路走低。此時自稱“酷6的未來健康而美好”的CEO李善友,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仍將在版權內容方面加大投入。
自2009年與盛大旗下的華友世紀合并后,李善友試圖投入巨資以提升酷6網在國內視頻行業的排名,與優酷、土豆一起躋身第一陣營,目標是“成為中國視頻行業的第一品牌”。在與華友世紀合并時,后者的手中尚握有近5000萬美元現金,華友世紀的無線及音樂業務剝離給盛大后,又獲得了3724萬美元的現金。這些資金支撐李善友投入3億元,在版權、帶寬和新媒體內容方面同時出擊,試圖通過超前卡位確立其行業地位。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李善友一直堅持“長視頻的正版化”,并披露在2010年一年內,酷6網已經簽下95%的版權,其中82%擁有網絡獨家版權,這些獨家熱播劇是酷6網流量猛增的重要原因。
李善友比較了當時幾個競爭對手的不同:同行優酷網長視頻以歐美劇為主,土豆網以綜藝節目為主,酷6則以國內正版熱播劇為主,三者側重點有著明顯不同。“酷6網在這一領域已經呈壟斷之勢,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國產電視劇播放平臺,包括電視臺在內”。
李善友購買版權的風格是注重壟斷、以搶占網絡獨家版權為主。因為在合并華友世紀并上市之后,酷6的資金持有量并不落下風,但在市場占有率方面,與優酷、土豆有10個百分點以上的差距。因此他提出“彎道超車”的戰略,希望借助壟斷獨家劇實現酷6的跨越式發展。
但是,酷6的財報顯示,它并未縮短與優酷們的差距,相反,離進入第一集團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在2010年全年,酷6的運營收入僅有1660萬美元;相比之下,優酷的這一收入則為5870萬美元。但在投入方面,酷6的成本加運營支出卻有七千萬美元左右,與優酷相當。這最終導致酷6在2010年全年虧損5050萬美元,而優酷的這一數字為3100萬美元。在2010年第四季度,酷6的總營收為580萬美元,優酷則為2310萬美元,雙方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所拉大。
一位曾就職于某大視頻網站的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分析:“李善友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是大投入,以大量資金取得獨家版權內容,試圖壟斷上游,實現市場份額的追趕與實力對比的逆轉。但這一戰略的下半步更為關鍵,就是要在經營上同步增收———你投入那么多錢壟斷了獨家劇,無論是版權分銷還是廣告銷售,都應該有對應的增長,至少體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但這下半步酷6沒有做到,全年營收與投入規模極不相稱。所以說,即使戰略上真的存在李善友的正版大片與陳天橋的視頻資訊路線之爭,但在戰術執行上,李善友的戰略在年報發布那一刻起就明確失敗了。”
媒體建設入不敷出
酷6巨資購買正版影視劇的同時,在媒體建設方面同樣不吝成本,但在產出方面,卻未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盡管在業績上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酷6人對于李善友的辭職仍感意外。一位酷6職員告訴記者:“你是第一個告訴我李善友要辭職的人。”當時是3月11日下午。
回顧李善友此前的表態,他經常突出酷6在正版影視劇資源方面的優勢,但對酷6的視頻媒體定位也并未刻意忽略。他多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自己對酷6媒體定位的看法和期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