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底,李善友在一次小型座談會上表示,要把酷6網打造成最大的互聯網視頻媒體。他披露,酷6高管幾乎都是媒體人出身,體內流淌著媒體的 DNA,這決定了酷6的定位。他以酷6網在兩會、世博、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報道為例,指出酷6擁有最強的媒體屬性。典型例子是,僅在全國“兩會”期間,酷6 便做了多達110個專題來進行報道。李善友強調,在新聞報道方面酷6會向新浪、搜狐等成熟門戶看齊。
實際投入上,酷6巨資購買正版影視劇的同時,在媒體建設方面同樣不吝成本。去年世界杯期間,酷6網由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處購得視頻網站獨家轉播世界杯的權益,據業內估算,其付出的價格在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隨后,酷6又拿下廣州亞運會的網絡視頻轉播權。
但在媒體建設的產出方面,酷6卻未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世界杯投入兩千萬,其瀏覽量卻遭受到競爭對手質疑;而整個世界杯賽事期間的版權費用加上推廣費用合計約500萬美元,當季酷6的總營收只有240萬美元。如果以酷6自稱的日瀏覽量(PV)峰值達到3.99億,則每個PV的變現值比競爭對手明顯偏低。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路線之爭存在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是正版視頻還是媒體資訊,哪塊業務都沒有給酷6帶來縮小虧損的希望。與其說因為李善友重正版、輕媒體而換將,還不如說是因為有人要為酷6一年來沒有好轉的虧損狀況負責。”
陳天橋坐鎮推進Web2.0
視頻網站Youtube是“Web2.0”模式的始祖,但在盈利問題上,Youtube尚未交出滿意答卷。
李善友辭職的消息由酷6董事長吳征發布后,陳天橋本周一趕赴北京酷6總部,主持召開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會議。
據透露,陳天橋在會議上除了駁斥自己與李善友紛爭的傳言外,重點表達了他對行業的看法。他認為,視頻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必須和互聯網的整體發展趨勢一致,特別是要適應互聯網2.0的發展特點。他要求酷6網,要從“傳播自己的獨立觀點(1.0)”向“每個用戶有獨立觀點(2.0)”轉變,酷6 要創造人人有獨立觀點的平臺,重視用戶傳播與評論的力量,滿足視頻2.0的發展需求。
最為關鍵的是,陳天橋承諾,對視頻行業將毫不猶豫地加大投入。不過,在盛大旗下,視頻行業并非只有酷6一家,尚有版權代理公司盛世驕陽、與湖南衛視合資成立的影視公司盛視驕陽等。
吳征告訴本報記者,酷6下一步將會在用戶生成內容和專業媒體內容之間并重,并將引入陽光衛視的一些品牌節目,也會考慮與陽光衛視一起合作制作節目。
在陳天橋為酷6規劃的下一步路徑中,“Web2.0”視頻成為重點方向。這一模式并非盛大獨創,世界上最早引起世人關注的視頻網站 Youtube,即是這一模式的始祖。在Web 2.0風潮興起后,Youtube又與Facebook、Google、Twitter一起,并稱為互聯網應用的“四大金剛”。
盡管“Web2.0”模式視頻受到廣泛認可,但在最為關鍵的盈利問題上,Youtube尚未交出滿意答卷。Youtube靠用戶上傳視頻提供內容,因此無需花錢購買版權;但在服務器和帶寬支出方面,其開支同樣驚人。Google收購該網站后,曾投資電力公司并在美國一整座城市內試驗光纖網絡,以提高視頻業務的能源和帶寬供應能力。
去年11月,Google公司首席財務官派崔克訪華時曾對本報記者表示,Google現在還不會公布Youtube的具體經營數據。
視頻業盈利難題仍待解
對比美國視頻網站HULU的盈利模式,中國視頻網站缺少版權方面的天賦,穩定可持續的盈利之路仍不明朗。
在視頻行業盈利的探索上,并非只有Youtube一家模式可以模仿。好萊塢幾家影業巨頭合資建立的高清視頻網站HULU,成為正版高清長視頻模式的代表。由于其視頻資源直接來自于股東許可,HULU在內容成本投入方面具有一般網站難以企及的優勢,已經進入盈利階段。目前,國內有創業板上市公司樂視網和搜狐高清視頻、百度旗下奇藝網等公司采取這一模式。在優酷上市前,古永鏘(微博)也放棄了“中國Youtube”的定位,將優酷的模式描述為 “HULU+Netflix”。后者同樣是一家正版視頻網站,以點播付費或包月付費為主要收入模式。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HULU模式并不是很容易拷貝。因為美國的視頻版權高度集中,基本上集中在幾個好萊塢巨頭手中,巨頭之間又有十分成熟的行業協商機制,因此內容獲取成本穩定、可預期。在中國,有上千家影視制作公司,行業處于各自為戰狀態,因此一旦爆發視頻版權爭奪,正版資源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從優酷和酷6的財報來看,兩家公司用于購買內容的成本均在30%左右,而另外還有30%的成本用于購買帶寬———在線視頻播放基本上是所有互聯網業務中對帶寬要求最高的服務,這一塊成本在可預期的將來下降幅度有限。
李善友在模仿中國HULU之路上走了一年之后,離開了親手創辦的酷6,優酷、土豆因為營收遠高于酷6,還在繼續維持。但是,酷6曾面對的問題同樣在困擾著其他視頻企業:靠盜版獲取流量的做法已被法律和現實否定,在內容成本、寬帶成本都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視頻行業穩定可持續的盈利之路仍不明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