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民最喜歡的是李成算的兩筆賬。
一筆是關于投資回報。各家PE正叫賣著自己過往的投資回報多么多么高的時候,冷不丁會被“明眼人”李成的寥寥數語點破——“IRR具體是怎么算的?如果只是算兩年沒有意義。”“為什么投入的成本按照5折算,上市時的成本按照7折,退出時的成本按照全部計算?”
另一筆是關于費用。“一共投資1千萬,但是是分期繳款,第一年只付300萬,為什么每年的管理費都按照1千萬收?”“5年中只有3年的投資期,另外兩年是退出期,費用主要發生在投資期,退出期為什么要付管理費用?”
其實,在參加路演之前,孫愛民已經通過網絡以及身邊朋友打聽了這幾家PE的基本情況,但是落到一些具體的細節上,他還是感覺眼花繚亂,好在銀行相助,幾次交鋒下來,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幾成“小九九”,是時候選擇了。
李成提醒他,選擇PE意味著放棄了資金的流動性和安全,選擇高風險和高收益,而且投資時分期繳款,按照三年每年30%、30%和40%的比例付清,如果最后一次繳款前自己改變了主意,可能涉及到轉讓
的問題,那么以前的出資可能要打折出售,因為一個人的出資會影響到整個基金的運作。不過孫愛民還是想嘗試一下。
簽約前的最后一個要求
“那就投吧。”孫愛民說。最終,他選擇投資3000萬元于私人銀行推薦的一個PE項目上,他覺得這個基金的過往業績和項目最靠譜。不過孫愛民提了一個要求,是否可以安排和合伙人私下見見面,再看看過去這個PE投過的項目。
“沒問題。”李成很爽快,這或許也和孫愛民投資金額較大有關。
很快,孫愛民和合伙人見面了,過程很愉快。孫愛民還得知,自己不是要求見合伙人的唯一一位私人銀行客戶,有些身份為企業主的客戶見面后,不僅了解PE,還會希望通過PE給自己的企業進行上市之前的投資和輔導,或者做定向增發、并購、管理層收購等。也有客戶自己有好項目,也覺得能上市,但覺得自己的項目發掘能力沒有PE那么強,就愿意把項目拿出來,自己投一部分,PE投一部分。
“其中能做的事情還真多。”孫愛民暗暗地想。
隨著法律文件的簽署,孫愛民正式成為了PE的有限合伙人,也就是業內常說的LP。并且幸運的是,因為資金量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和行業背景,孫愛民成為投資顧問委員會的一員,他可以監督基金的運營,比一些投資者只能每季度獲得一份投資報告具有了更多的主動性。
以后,每個季度孫愛民會獲得一份由私人銀行提供的私募股權基金市場觀察報告。這份報告,包括對股權投資市場和宏觀經濟的點評,對基金內部的托管、稅務、對發改委政策的解讀等。孫愛民每一年度還會獲得PE的審計報告,并參加每年一到兩次的全體投資人大會。
在顧問委員會中,孫愛民學到了一些新的技巧。一位將三個億投資到這家PE的私人銀行客戶告訴他,自己和PE單獨簽了一份協議,要求PE提前一個月以上通知提交繳款,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資金成本浪費。通常,PE提前一個月通知LP繳款,造成有些LP的資金只能放置,不能多做他用。這位客戶告訴孫愛民,自己也是在私人銀行的協助下和PE進行的協商。
當然,孫愛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通過第三方投資機構或直接投資了PE,他發現,通過私人銀行的介紹投資PE,在管理費的比率、投資收益比率上更為有利,比如一家原本通常管理費收取2.5%的PE,和私人銀行合作時可能被降低至2%。
不過,孫愛民如今投資在PE上的資產已經達到他可投資資產的20%,這也是民生銀行建議客戶投資PE比例的上限。所以,他暫時不考慮繼續進行PE類投資,但是熱心幫助朋友普及PE知識,成為了他的一大愛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