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知乎“為App這一類虛擬產品定價的依據是什么”
經濟學家Varian的定義:“所有數字化產品或可被數字化的產品,都可以視為信息產品”,傳統信息產品以書籍、電影為代表,現在談得更多的當然是軟件、App、網站一類。
一、信息產品的成本
談定價必談成本,信息產品成本的特點是:生產的固定成本很高(比如開發windows 8耗費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但是增加拷貝的可變成本很低甚至為零(比如把已開發的windows 8刻成碟,或者網絡直接發售)。這樣的成本結構導致了:
1、信息生產的固定成本絕大部分是沉沒成本,即如果生產停止也無法收回的成本。如果你投資一個寫字樓但又改變主意不要它了,你可以將它出售來收回一部分的成本。但是如果你拍的電影失敗了,沒有什么二手交易市場可以讓你把劇本出售來收回成本。
2、信息產品的可變成本結構:邊際成本不會呈遞增趨勢,即使已經生產了大量拷貝,多生產一份拷貝的成本也不會增加。與制造業公司不同的是,微軟公司不需要面對折舊和生產能力的限制:如果你可以生產一份拷貝,那么你就能以相同的單位成本生產100萬份拷貝,或者1000萬份拷貝。信息產業造就了實體經濟難以想象的規模經濟:你生產得越多,生產的平均成本越低。正是這種低的增量成本和大規模運作使得微軟能夠坐享92%的毛利率。
經濟學上一般認為完全競爭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是與其邊際成本相等的。這在信息產業體現的十分明顯——對于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比如電話號碼、股票行情、地圖,往往都是免費的,在門戶網站就可以輕松獲取。
4、信息產品一般為體驗型產品,而其低可變成本為營銷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牙膏的銷售商在促銷產品時可能要為每位顧客支付一兩美元的生產、包裝和派發費用,但是信息的銷售商多發一份免費樣品的成本幾乎為零。信息產品的拷貝,對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免費的。
二、信息產品定價
總的來說,傳統理論中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對于信息產品很難適用,這就要求企業更多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考量定價策略。一般來說公司定價策略的目的是,通過完善的價格歧視實現產品利潤最大化。作為4P的一部分,定價似乎是最容易被公司忽略的環節,在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也涉及極少。誠然任何企業競爭的核心是在產品和服務,不可能僅通過價格戰略實現可持續的領先地位,然而價格戰略卻是企業管理“空手套白狼”的典范,幾乎無成本,卻可以顯著改善利潤。信息產品邊際成本為零的特點讓企業定價擺脫了很多束縛,近年來定價理論的發展也極大受益于微軟、IBM等公司的定價策略。
1、消費者劃分與價格歧視
接下來談定價中的價格歧視是如何操作的。對于信息產品,我們可以把經濟學中的價格歧視理解為以下幾個手段:
個性化定價:以不同的價格向每位不同的用戶銷售。
群體定價:對價格敏感度不同的消費者群體設置不同的價格。
版本劃分:提供一個產品系列,讓用戶選擇合適自己的版本和消費量。
個性化定價
交互性極強的互聯網的出現讓個性化定價(即完全價格歧)視成為可能。由于價格可以瞬間被改變,減價銷售、拋售以及其他形式的促銷定價在互聯網上很容易實現。航空公司在網站上采用動態定價,或是拍賣座位,最后時刻的銷售甚至催生了尾票網(http://weipiao.com)一類的商業模式。湯森路透等網上數據提供商幾乎對每一個顧客的要價都不同,你支付的價格可能取決于你是什么類型的實體(公司、小企業、政府、學術機構)、你的組織的大小、你使用數據庫的時間(白天還是晚上)、你使用數據庫的量(隨量打折)、你使用的是什么數據庫、你是把它打印出來還是只是在屏幕上看。
總的來說,個性化定價主要基于數據支持下對消費者使用習慣的了解,從而對產品和價格同時進行差異化。產品個性化相對較容易(比如豆瓣的個性化頁面和RSS服務),但定價的個性化則比較難,公司一般無法估計用戶對于比免費版多幾個功能的高級版軟件,其支付意愿會上升多少,所以往往需要通過市場測試來考慮高級版軟件相比免費版的溢價。
群體定價
對廠商而言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個性化定價,但這要求對消費者支付意愿的精確了解,往往成本過高得不償失。次優選擇便是群體定價,即依據不同群體在價格敏感性上的系統性差異,向他們提供不同的價格,擴展消費群。比如學生普遍價格敏感度高,windows 7 專業版的大學生優惠價就定為199,當時我身邊還真有同學因為感覺價格還可以接受,買了正版的windows。
版本劃分
廠商提供一個產品系列,讓用戶選擇合適自己的版本和消費量。這種定價方式的優點就是供應商可以不用花費成本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特征,而由消費者根據自身的需求主動去選擇其認為最合適的產品,這樣供應商既達到了賺取最大化利潤的目標,又可以從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中了解其需求特征。比如常見的英文經濟學教材往往會有印度版和美國版兩個版本,其實差異不大,美國人寫的教材在印度實現“本土化”過后,以盧比計價以及以印度國民生產總值為例的經濟學教材對美國市場沒有什么吸引力,這樣便使消費者被完美地分離,在印度市場定低價和北美市場定高價的正版書不會串貨,出版商實現了價格歧視。
2、其他定價方式
跳出價格歧視邏輯,結合信息產品特點,常見的定價方式還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