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政法》正式實施 快遞業面臨大洗牌
新《郵政法》過渡期將滿,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對民營快遞企業設下了較高門檻。
新法規定,經營快遞業務,必須先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之后憑許可申辦工商營業執照。而要獲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門檻大大提高,新法規定:從事同城快遞業務注冊資本必須在50萬元以上,異地快遞服務在100萬元以上,國際業務在200萬以上。據統計,目前國內大小快遞企業有3萬多家,約80%的民營快遞企業不符合注冊資本最低限制條件。
據了解,國內目前共有快遞企業1萬多家,其中在工商部門登記備案的超過5000家,注冊資本達到100萬元的民營快遞公司也不超過20家。也就是說,新《郵政法》一旦落地實施,只有20家民營快遞企業能成為正規軍,其余的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拼命“找錢”。
在新《郵政法》中最受爭議的是配套文件——《郵政企業專營業務范圍的規定(草案)》,該規定擬將同城快遞50克以下、異地100克以下的業務作為信件遞寄業務,劃歸郵政企業專營。
車輛管理五項新舉措推出 新車上牌不再重復安檢
公安部與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和注冊登記工作的通知》,推出車輛管理方面的五項新舉措,從10月1日起實行。
《通知》規定,除了轎車,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具備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的企業生產的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和兩輪摩托車,也無需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汽車免檢范圍擴大,既可以大大簡化辦理機動車登記的程序,有效解決群眾往返機動車檢測站和車輛管理所的問題,又可以減少群眾辦理登記前檢驗車輛的費用。但公安部交管部門提醒,為保證車輛的安全性能,出廠兩年內未申請注冊登記,或者注冊登記前發生交通事故的,不適用免檢的規定,仍應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通知》還規定進一步簡化辦事環節,機動車外觀彩色相片、拓號改由廠家隨車配發。據了解,自2011年1月1日起,在車輛管理所辦理注冊登記時,無需再拓印車輛識別代號,無需再拍攝和制作相片。據估算,這兩項新措施實施后,不但能使群眾節省一定費用,還能將辦理車輛注冊登記的時間減少約20分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