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制困惑
盡管過去幾年,實名制話題一直斷斷續續被炒作,但始終沒有真正落地。直到去年3G正式推廣以來,實名制才真正步入實質性的推進階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出席2010年經貿形勢報告會時,就曾談到關于要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的問題,他指出,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手機、網絡都采用實名制,但在我國還缺乏法律依據,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推行手機、網絡實名制,加強備案審核。
之所以要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是因為隨著3G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將使每部手機都成為一個獨立的網站或媒體,每個手機用戶都將成為自由的、不受約束的ICP(網絡內容服務商),其既能成為各種信息的發布源頭,也可成為各種信息的轉載者。一旦有用戶將大量不良信息內容通過手機大肆傳播,不僅會污染網絡環境,還將給社會各方面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推行實名制勢在必行,然而,具體操作卻顯得困難重重。
以手機實名制為例,據最新數據統計,中國手機用戶已高達7.7億,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推行實名制,將給各運營商現有的營業廳日常受理工作帶來極大壓力,而通過代售點進行實名制工作,又缺乏相關的監管措施,難免出現有名無實現象,甚至出現用戶信息泄露導致身份盜用與身份欺詐的風險。
不僅如此,對于龐大且繼續不斷增長的手機用戶數而言,實名制還將給運營商帶來巨額的成本壓力。
“我們曾做過估算,如果對1億在網用戶進行實名制認證,預備期營業廳網點的擴充成本、人員成本、物材消耗和成熟期的系統硬件成本、軟環境成本、運營成本,費用高達1.9億元。”某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巨大的成本壓力及其他不可預知風險,使得手機實名制舉步維艱。網絡實名制面臨著類似問題。
突破成本障礙
對于網絡實名制的技術操作,許多專家都認同“后臺實名”的方法。但是,如何控制各種成本壓力及規避潛在風險,成為當前實名制推進過程中必須跨越的障礙。“從可操作性來看,最好的辦法是采取聯網形式進行實名制認證,這將省去很多麻煩。”上述運營商人士表示,但這需要一個能承載全國人口信息的數據庫。
據記者了解,目前能承載全國人口的數據庫只有“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其于2005年建成,擁有13億人口數據。
作為該系統的增值開發服務商,北京國政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徐威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綜合考慮各方利益及成本的情況下,國政通正在研究關于實名制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已研發出手機實名制核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