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今年電商大戰的戰線拉得更長。競爭范圍不僅限于本行業,而是跨平臺開戰。
按照慣例,每年8月是電商企業價格戰白熱化的時間。但今年的8月卻被業界評價為最低調、最無火藥味的決戰日。經過幾年的洗牌,電商行業已經脫離憑價格戰吸引眼球并爭奪市場占有率的宿命,取而代之的是,隨著電商列強的誕生,繼而與互聯網其他主流業態的融合度越來越高,跨平臺合作蔚然成風。京東屏蔽微信,1號店巨資投入手機、布局生鮮產品,國美在線殺向快消品,百度入股人人糯米網進軍團購。
從自保到抱團
8月25日,京東商城發布內部郵件稱,京東商城在內部將全面禁止使用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而選擇易信作為唯一允許使用的聊天工具。
郵件的具體內容是,隨著京東的迅猛發展,公司的影響力在迅速提升。“大家知道,我們有3萬員工,近4萬合作伙伴,上億的用戶,每天的訂單交易量在百萬量級,每天都傳遞著大量的業務信息,這些信息對于京東自身、我們的用戶、供應商和賣家都非常重要。”公司由此規定員工只能統一使用易信進行工作相關的業務交流。
電子商務觀察者、萬擎咨詢CEO魯振旺認為,騰訊電商已經成為京東在3C方面的最大對手,由于擔心內部數據被微信抓走,京東此舉與淘寶封殺微信如出一轍。
8月19日,網易與中國電信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出即時社交工具——易信。就在發布會當天,丁磊請來了數位互聯網行業大佬站臺,其中就包括京東商城CMO藍燁。而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互聯網企業抱團抵抗微信壟斷。
“微信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到了壟斷的地步,如果單一與其競爭是不現實的。”易觀國際分析師郭洋說。
京東之所以“避微信、挺易信”,是因為騰訊旗下的電商品牌易迅與京東是直接競爭關系。而網易旗下卻沒有電商業務。
除此,此舉也預示著京東商城將在一定范圍內加強與互聯網巨頭的聯系,從而借助外力進行資源整合,控制風險以求自保。
遲來的新業務
1號店和國美在線的“跨平臺”體現在發力此前投入相對較少的新業務上。8月27日,1號店自營生鮮業務開始全國擴展,北京站上線了70余種水果,同時預售大閘蟹。兩周前1號店還祭出有競爭力的“D50”手機價格CYE策略,鎖定京東貼身比價,打上D50標簽的同型號手機至少比京東便宜50元,更吹響了全品類的號角。8月26日,國美在線的快消節促銷活動悄然上線。據了解,首期上線的快消品合作的品牌商家超2萬家。線下,全新的國美在線武漢物流倉儲中心也正在前期籌備當中。
國美在線副總裁彭亮認為,“就電商行業而言,在大數據時代,除了開發新客戶,更多的是要增強現有用戶的黏性。家電3C產品客戶的數據收集顯得過于單一,而快消百貨品類則可以讓我們客戶的數據顯得更加立體。”
1號店副總裁郭冬東認為,“競爭是好事,競爭能夠促使你更多地想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更多地以顧客體驗作為一個目標,而不是只在某一個維度能夠做到更好。比如說,你如果只是在價格方面做得更好,但是你的產品并不豐富,這樣消費者其實不會非常滿意。新業務拓展源自做好顧客體驗的初衷。”
“手機和生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品類,是1號店做網絡超市‘一站式購物’的最重要一步。1號店來到北京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是第一,我們是第一個進入北京的電商,我們也希望未來給消費者提供的體驗是一流的。我們有一個擴張表,10月份左右1號店會開通廣州和深圳配送,因為整個互聯網滲透率最高的應該是廣東省,我們認為這一塊是很有潛力的區域。今年我們把北、上、廣、深做好,明年年初希望在武漢和成都推出生鮮,從區域的層面我們是這樣來做的。”郭冬東說。
“現在大家在大百貨的進度上其實都處在初級階段。”彭亮說。國美在線的核心武器在于“倉儲”。國美在線武漢新倉儲中心預計占地面積500畝,是原來的10倍,而對于快消品來說,線下物流倉儲支撐更為重要。
事實上,開放倉儲、物流、客服體系數據等,都是電商企業繼價格戰后最關注的問題,企業大部分資金也從原來的價格補貼沉淀到此。但目前擺在電商企業面前的難題還是盈利,比如用最原始的增加廣告業務收入來提高收入。畢竟關于京東資金鏈斷裂的流言甚囂塵上,而電商企業的融資頻率也的確有所下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