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對民營企業涉足藝術品投資有所了解的技術人士王先生告訴本報,民營企業家大多以企業名義競拍藝術品,標榜做企業博物館,但大部分是復制贗品裝點企業門面,真品卻深鎖柜中。所有開銷都掛在企業賬上,攤入企業經營成本。而這些藝術品作為“經營設施”,年年折舊,最終消耗Cye.com.cn為零資產。例如:一家公司在5年前以25萬元購入一書法作品,并把這25萬元當作固定資產投入而計入企業成本。之后,每年按20%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成本中扣除。在之后年度中,因為額外增加了5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而可以減少納稅。5年后,該書法作品在會計賬面上就已經是零資產而能隨意處置了。
這不僅從固定資產折舊上做出了企業利潤,而且藝術品歷久彌新,可以作為更高價值的東西繼續留存或者轉讓收益。上述王先生透露,由于方法簡單安全,購買古玩字畫收藏品這種避稅方法被民營企業家大肆利用。
在多種需求的膨脹下,藝術品市場還在被越來越多的資金助推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