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大市廣元,地處川陜甘三省交界處,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1980年代初,這里曾以“庭院經濟”發展模式聞名全國。
所謂“庭院經濟”,就是農戶耕種自家的庭院自留地,根據實際條件選擇適合的作物。廣元市委農工辦主任白耀憲告訴《中國投資》:這里農村發展的不利條件眾多,農戶居住分散,一家一戶發展農業生產,由于各家地處的環境形態各異,有些有水,有些沒有水,有些地處高山,有些地處洼地,土質氣溫都有所差異。因此廣元成為中國最早的“庭院經濟”發祥地。
零散發展的“庭院經濟”模式,在20年后的今天,已經不能適應農村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中,廣元市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桃園模式
3月28日,廣元市旺蒼縣東河鎮南陽桃花節剛剛謝幕,山上1萬多畝土地上,桃花依舊燦爛。早在2002年,東河鎮把成都桃園公司成功引入當地,實施了萬畝果草畜生態農業建設,后來這被稱為經典的“桃園模式”。
東河鎮黨委書記胥勛雷向記者介紹,桃園模式的基本關系是:農戶將土地出租給四川成都桃園公司,由桃園公司引進桃樹并傳授技術,農戶為桃園公司種植和管理桃樹,領取工資。同時,農民還可以在桃樹下種植蔬菜,一些植物廢料還可以用來養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