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起,每年廣元啟動和完善生態小康新村有100個,目前已建成“戶辦工程”生態家園1萬戶。
在建設投資方面,旺蒼縣小康辦主任鄧雄告訴記者,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以上用于新農村建設。去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投入的項目資金9500萬。今年,經過整合的各方面資金達7500萬。
不過,新村建設仍然以農民投入為主體。大多數以獎代補,工程由政府組織實施并給與一定的啟動資金,農民自己出資出工,工程驗收合格后,給與獎勵。
在投入保障方面,蒼溪縣十分注重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據介紹,一是將拍賣山坪塘、場園所得收益800萬元全部補助給農戶,帶動發展小康村建設等9100多處。二是通過“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培育業主和大戶,帶動4.8萬農戶綜合開發利用土地和水面6.3萬畝。三是以獎代補,獎勵從上級爭取的各類項目和財政資金5300萬元,帶動農戶投資近6億元、投勞2600萬個,政府投入的帶動效應達1:10。
廣元農工辦介紹,廣元的小康新村建設已經逐步建立了“農戶投入為主體、項目投入為補助、財政投入為導向、信貸投入為基礎、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長效投入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