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開始,米倉山茶業集團對嚴格按照公司的種植和采摘要求的農戶實行“兩次返利”,對凡是按照公司標準對茶園進行管護、且產量達到一定標準的農戶,所售鮮葉價格均比別人每斤高出3~5元。兩年來,公司給茶農共返利300多萬元,極大地提高了農戶的管護意識和水平,也增強了他們種茶務茶積極性。
生態小康新村
隨著農村各項產業的發展,廣元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以蒼溪縣為例,其生態經濟的年收入7億多元,達標戶平均1.02萬元以上,人均純收入分別高出全縣2186元的50%以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0萬人,其中縣城和中心集鎮務工經商8萬人,城鎮化水平25%;年純收入過萬元和存款上萬元的農戶分別占62%和51%以上。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展開。
在蒼溪縣永寧鎮芥子村,一個已經完成的新村建設呈現在記者眼前。這個村的整改投資高達1700萬,包括一條道路的修建,一個積水池的整改和紅土改成耕地的項目以及民居改造。張文鏞告訴記者,這里是蒼溪收入較高的一個村,保守估計每戶2600多元的收入,農戶生產基本上實現了半機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