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國內很多房地產企業,像萬科之類的品牌,都帶有明顯的西方精神,但是,中原集團卻是一個中國民族特色非常鮮明的企業,為什么選擇了“無為而治”?
施永青:在中國的哲學里,我自己研究老子多一些,我認為他的學說更加辨證。我覺得,只有在“無為”的狀態下,員工才有精力去更加創造性地做事,才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一般企業比較強調執行力和控制力,每個員工都被看成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但是這樣,員工沒有太多的成就感,也不會爆發更大的創造力。我們是出于對個人的尊重才搞無為而治的,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我們認為,無為而治的公司,贏利能力和學習能力特別強。
《南都周刊》:今年是中原集團30周年慶典,也是你從業30周年,回顧這30年的樓市沉浮,有什么感想?
施永青:其實在歷史上,香港股票經紀人的地位要比地產經紀人高得多,他們曾經在社會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房地產經紀人的地位卻是相當低,我在1978年決定做地產經紀的時候還被笑話成“切皮條”的(笑)。但是30年過來,如今香港本地的股票經紀都被外資像大摩、雷曼兄弟等打敗了。但是中原集團經過30年的努力,不僅令香港房地產經紀的運營模式改變了,也使房地產經紀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了。現在房地產經紀市場雖然也有不少外資進入,但他們的市場占有率都趕不上中原集團(中原集團加上利嘉閣,在香港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0%)。作為華資地產經紀,我覺得,我沒有給香港丟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