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永青眼里,內地并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泡沫,曾經的兩次調整幅度并未如人們想象的深刻,或者說,與香港相比,內地的房地產調整只是“小巫”。但這一次,中國內地房地產的調整與香港已開始有了相同之處。這也使得施永青的經歷,會讓如今備受煎熬的地產商們備加關注。
“房價重新回到2007年,2-3年內都不要幻想了”,施永青在接受專訪時又一次重申了他的判斷,“如果美國經濟衰退,還會有更低的價格出現。”考察他所經歷的香港兩輪房地產泡沫,和內地2007年前的現象是如此相像。在施永青看來,歷史是會重演的。
“如果挺過寒冬我還沒有死的話,就說明我經受住了考驗,那我就可以再大膽一些。”憑借它,施成功度過兩次房地產的冬天。在第一輪房地產泡沫中,他憑借“戰略上以1對10,戰術上以10對1”,成功過冬,并有機會快速擴張。對后者,他的哲學是,熊市進場,成本一定是最便宜的。2001年,在香港樓市低迷和9·11爆發雙重重創之下,施永青依然決定在9·11發生后的次日收購香港第三大中介行利嘉閣,這只花了他2000多萬。“利用市場局勢和社會形勢來談判,要比用唇槍舌劍來討價還價更有效果”,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大概很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在中原集團30周年慶典的這一年年初,施永青正式退居二線,回顧這30年,他自言,“沒有給香港丟臉”。原因在于,包括中原在內的幾家行業龍頭,使香港房地產經紀人的地位沒有重蹈股票經紀人的覆轍,并保持著香港房地產交易市場最高的市場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