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成立不到半年、資金周轉尚不順暢的時候,凡客就決定成立自有物流。自建的物流公司是為了配合銷售網絡,但與外包給第三方配送公司相比,運營費用提高了20%,且退貨換貨產生的相應物流費用也是一筆龐大的開支。但陳年認為,這些運營成本換來的是“回頭率”的提高。
陳年稱,在物流等方面的巨大開支之下,凡客創立至今,一直都是虧損,“而且虧損數額很大。”不過,陳年稱,目前凡客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預計大概后年公司可以實現盈利。
遭遇金融危機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2007年下半年,很多企業都沉浸在以PPG為榜樣的沖動中,在服裝制造業過剩的背景下,PPG襯衫的網絡直銷模式非常容易被復制———建立一個網上銷售平臺,招一些人接聽電話,再找代工廠下訂單,依托第三方快遞公司,就能迅速支起攤子。這一個時間段前后,僅在襯衫直銷領域,PPG模式的追隨者就有30多個。
“我們剛開始就是學PPG。”陳年對這一點并不掩飾。因為在2007年10月凡客創立之前,PPG已經坐上了國內品牌服裝電子商務的第一把交椅,后期融資總規模5000萬美元,勢頭火爆。
但隨后,PPG因大開大合的廣告策略,當供應商攤子鋪的太大時,資金鏈出現問題,PPG在幾個月之內從巔峰倒下。但在2007年的這個時間點上,電子商務已經普遍被消費者所接受,隨著網購市場的風生水起,由于瞄準了網絡目標人群,凡客迅速火了起來。
隨后,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有不少服裝代工企業,從2008年起開始復制凡客和PPG的模式,在網絡上實踐“出口轉內銷”。
出了北京南五環,往西南走一點是一條全是拉貨大車的小路,七拐八拐進一個村子。記者發現這個村里家家戶戶都養狗,而且全是大型犬,都是用來看守倉庫的。這個地方叫大白樓工業區,一大批做外貿生意的服裝企業集中于此,但兩三年前,他們不約而同開始“轉型”在網上賣自己的品牌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