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字音樂
數字音樂是指在音樂的制作、傳播及儲存過程中使用數字化技術的音樂,其存在形式多為MP3、WMA等。目前數字音樂主要包括在線音樂和移動音樂,前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直接傳輸到電腦或其他數字儲存設備的數字音樂;后者又被稱為無線音樂,是指通過移動增值服務向手機用戶提供的數字音樂。移動音樂包括下載的手機鈴聲、彩鈴、IVR中的音樂收聽、流媒體 (在線播放)以及整曲下載到手機中的音樂。其他的數字音樂還包括數字廣播和數字電視上的音樂形式等。
1數字音樂的產業結構
服務提供商是數字音樂產業鏈的核心,連接上游的內容生產和下游的終端用戶,負責數字音樂版權的交易和分發。當今主要的數字音樂市場就是在線音樂和移動音樂。
2數字音樂的發展現狀
我國數字音樂市場處于發展的初期,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04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從2003年的8億元增長到173億元。隨著數字音樂市場發展的規范以及新技術對市場的促進(如3G的應用),根據研究機構艾瑞市場咨詢發布的數據,2005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達到278億元。但中國數字音樂產業市場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在線音樂市場規模遠遠小于移動音樂市場規模。
(1)在線音樂的市場規模。2004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045億元,通過互聯網下載或收聽音樂的用戶占整個互聯網用戶的83%。2004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為05億人,比2003年增長了3158%。2005年用戶的增長率比2004年有所下降,為26%,用戶數增長到063億人。隨著2005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盜版打擊力度的加大,使用正版的在線音樂用戶數量未來三年將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08年用戶數將達到287億人。 (2)在線音樂SP類型和市場份額。國內在線音樂SP主要分為五類,包括唱片公司、專業音樂網站、門戶網站、音樂軟件和搜索網站,其中訪問量最大的是百度MP3,專業音樂網站類訪問量最大的是九天音樂網,音樂軟件類酷狗占688%,排在第一位。
(3)移動音樂的市場規模。移動音樂解決了版權問題,運營商對SP的管理比較規范,加上手機終端的不斷跟進,中國移動音樂市場發展很快。艾瑞市場咨詢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規模為158億元,增長率為110%。隨著終端性能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音樂內容產品和服務的形態提供出來,將會進一步刺激移動音樂市場的增長。
(4)移動音樂SP類型和市場份額。移動音樂的服務提供商在移動音樂產業鏈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是運營的核心。SP掌握著關鍵資源,比如通道、平臺,還有一些營銷的資源。相對來說,SP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最為緊密,能根據用戶需求來適應性地調整內容提供策略。目前進入移動音樂市場的SP可分為以下五類,不同類型的SP結合自身資源,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
從整體來看,國內移動音樂產業集中度較高。TOM、掌上靈通、騰訊由于其廣泛的資源和全面的營銷能力,占據了較多的市場份額,處于第一梯隊。滾石、A8、龍騰陽光由于其專注于音樂領域以及靈活的操作流程而處于第二梯隊。
目前SP在移動音樂產業中面臨的競爭比較激烈,不僅有來自同行的競爭,由于CP和運營商都涉足SP,因此還遭遇兩者的擠壓。SP開始從單純的搭建與CP和運營商的關系,向謀求核心資源的方向轉型。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與在線音樂SP合作,整合數字音樂銷售渠道,比如掌上靈通收購九天音樂網、TOM和網絡秀合作;二是簽約歌手以把握版權命脈,比如華友世紀簽約超女張靚穎;三是和唱片公司、娛樂公司合作,進入產業上游,比如華友世紀和華誼兄弟合作收購飛樂唱片、華動飛天投資創盟音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