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年來的預付款消費糾紛,吳景明將其歸納為這樣幾類:辦卡后不按約定標準提供商品或服務;辦卡后經營者單方提高收費標準或減少商品種類、降低質量或者服務標準;經營者自行設定有效期,期滿后單方規定消費卡作廢,余款概不返還;分店關門后,消費者只能到其他分店消費,甚至可能遭到其他分店的拒絕;經營者卷款而逃或更換經營者,新經營者單方宣告預付卡作廢,余款不返還,還有像“青鳥健身”這樣突然關門等。
“現在可以用‘泛濫’這個詞來描述預付款消費!敝袊嗣翊髮W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預付款消費近年來出現了“辦卡容易、退卡太難”的現象,這些問題侵害了消費者的財產權利。
預付款消費尚存監管漏洞
消費者的財產權利受到侵害,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救濟?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針對預付款消費的法律法規中,在國家法律層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此外,2010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還頒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該辦法的出臺使得第三方支付獲得法律上承認的地位,成為‘正規軍’接受法律規制。”吳景明說,該辦法所規制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包括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同時,還規定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應當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支付機構依法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管理,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支付業務。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除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外,近年來,還有一些地方性的規范性文件對預付款消費進行了規范。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10月27日,廈門市貿易發展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廈門監管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零售業購物券(卡)管理的通知》,其中規定零售業、企業發放購物券(卡)必須采取銀行擔保方式或第三方監管(銀行托管)方式。
此外,一些地方為了減少預付款的風險,還采用了企業預付保證金的方式。如上海市推出的《上海市美容美發預付費消費卡發售企業自律公約》,其中規定企業必須根據自身規模繳納保證金,美容美發單店需繳納保證金10萬元至50萬元;美容美發連鎖店規模在50家以下的,需要繳納5萬元,規模在50家以上的,每增加一家店保證金增加2萬元。企業必須一次性繳納保證金。加入自律公約的企業可以懸掛交保單位銘牌,銘牌上會明示投訴電話,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網站查詢交保單位以及企業交保情況。同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下,上海美容美發行業協會還專門制定了《售卡保證金交納、使用、管理細則》,以確保保證金制度落實到位。
有些地方還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項監管臺、行業自律等有益的探索。北京市昌平區工商行政管理局針對預付費的監管,采取了經營主體登記備案制度,建立專項監管臺賬,開展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主體承諾、工商部門消費提示“三公示”活動、推薦使用《“預付服務費式”消費合同》示范文本、建立轄區預付費消費經營主體風險評估機制等措施。
在行業自律方面,北京市首個預付卡銷售自律組織于2008年9月15日在豐臺區率先成立。豐臺區工商行政管理局針對預付式消費中出現的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主要試行了通過行業協會的自律組織以及“綠色通道”來緩解的辦法,設立處理消費糾紛的專門部門,在連鎖企業設立區域投訴中心,及時妥善處理消費糾紛,在企業醒目位置公示服務監督電話。
“從這些做法來看,一些地方創造性地對收預付費式經營做了些規制,但由于適用范圍和領域單一,強制性不足,加上沒有國家法律的保障,很難真正起到作用!眳蔷懊髡f,預付款支付這種商業模式目前還沒有完全納入法律視線。
劉俊海也認為,目前預付款消費還屬于監管的盲區。因此,對于預付款消費還存在較多爭議,處理起來比較困難。預付款監管的缺失,反映了目前我國并沒有形成一種無縫對接的監管機制,還存有漏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