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自建還是繼續依賴
利潤率的不斷下降,也限制了快遞公司進一步投資新建網絡的空間,這樣就又帶來了另一個尷尬——盡管電子商務遞送的需求在不斷暴增,但快遞遞送網絡卻已經超負荷運轉,消費者也就時常遭遇“快遞”變“慢遞”。
“現在單單淘寶業務就已經占了很多快遞公司總業務量的50%~80%,而隨著淘寶100%的遞增量,物流公司最多不過30%~50%的發展和擴張速度根本無法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曾在多家快遞公司擔任管理層的一位業內人士更是預計,原來作為淘寶等電子商務網站發展最大支持的物流,在未來將會成為他們繼續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
如今,看著危機依然在蔓延,一些大的電子商務網站已經開始嘗試自建物流以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顯然還力不從心。
從2009年開始,京東商城就宣布投入2000萬元注冊了自己的配送公司自建物流體系,在全國鋪設自己的配送團隊。京東商城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獲得的第三輪融資的一半以上也都投入到了倉儲、物流方面,目前公司訂單業務的70%以上都是依靠自己的配送團隊遞送。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去年年底,京東商城還是發布了一份公告,稱因訂單持續高漲,造成訂單生產、配送業務的持續性壓力。從即日起至春節結束,暫停“211限時達”服務承諾,原“211限時達”訂單改為“次日達”服務。
所謂“211限時達”,就是當日上午11:00前提交現貨訂單(以訂單進入出庫狀態時間點開始計算),當日送達;夜里11: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以訂單進入出庫狀態時間點開始 計算),第二天上午送達(14:00前)。
比京東商城業務量更大的淘寶,更是在介入快遞業務上做了各種嘗試,包括組建快遞聯盟,收購快遞公司等,但投資規模都不大。
“淘寶要是自建物流,需要搭建多少網絡才能趕上申通、中通等一家快遞公司能夠承受的量?現在就是所有快遞公司的供應量加起來,也不足以應對淘寶訂單需求的增長。”中通快遞的上述高層直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