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積極的財政政策順利實施,根據預算法有關規定,建議2008年新增投資從當年中央預算超收收入中列支,并依法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同意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2009年中央預算前,預撥一定比例的資金,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需要,預算批準后按批準的預算執行;建議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代理發行的2009年地方政府債券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報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委會批準。
二是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12月份的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審議國務院關于“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情況的報告。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充分肯定成績,客觀分析問題,提出中肯建議并指出,從評估情況看,綱要確定的大多數指標達到預期進度要求,實施情況總體上是好的。但反映經濟結構的4個指標中,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就業、研發經費等3個指標沒有達到預期進度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等兩個主要約束性指標與規劃目標差距較大。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結構仍以工業為主導,需求結構仍以出口和投資為主導,資源環境壓力加重、擴大就業難度加大、消費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建議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常委會還通過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修改專利法,聽取審議國務院關于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報告、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法執法檢查等方式,推動各級政府和有關方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三是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上一屆常委會連續5年對“三農”問題進行跟蹤監督,取得明顯成效。去年,常委會在聽取審議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情況報告和相關報告中,都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重要建議。常委會在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執法檢查中,深入了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及存在的主要問題,要求全面落實法律規定的各項扶持政策,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通過人大的監督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過國務院、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群眾共同努力,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在連續4年增量超過300元、增幅超過6%的基礎上,2008年增幅達到8%,糧食總產和單產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08年底,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11萬個,登記成員140多萬戶,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成員年收入比非成員農戶高出20%以上。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常委會組成人員指出,要高度重視農民收入總體水平仍然不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拉大、農業比較效益還在下降、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民務工面臨新困難等問題,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大幅增加“三農”投入,嚴格保護耕地,逐步理順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不斷改善強農惠農的金融和科技服務,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和農民多渠道轉移就業,保持農業穩定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