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最后一個月,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在經歷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之后,宏觀政策的調整為新一年中國經濟的走勢埋下了伏筆。新的一頁已經掀開,展望2011年,中國經濟最大的看點何在?
看點一:管理通脹預期穩定物價更突出
2010年以來,食品接力漲價的現象令普通百姓印象深刻: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再從“糖高宗”“油你漲”到“蘋什么”,新詞層出不窮。2010年1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11月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破五”,創下年內新高。
事實上,物價的上漲僅僅是日益增強的通脹預期的一個具體表現。過去兩年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推動經濟復蘇的同時,也使得流動性過剩的情況日益嚴峻。國內多位專家預測,2011年,中國仍將面臨巨大的通脹壓力,在遏制通脹、穩定物價的同時實現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目標將成為宏觀調控的主基調。
2010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1年經濟工作時明確要求,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2010年11月份國務院出臺穩定物價的16項措施,實施臨時價格干預、加大拋儲等手段后,12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再次下發有關元旦、春節期間保持市場價格穩定的政策文件,以管好米袋子、菜籃子為直接著眼點,力保短期內市場價格的穩定。與此同時,貨幣政策穩健回歸的腳步也開始加速。
就在新年到來的前一周,央行宣布2010年年內的第二次加息。不久前,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題為《“十一五”時期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的成就》一文中進一步指出,貨幣供應量逐步回歸常態將是2011年的首要任務。收緊流動性、遏制通脹的政策路線已經十分明顯。
同時,隨著2010年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重啟,在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如何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防止熱錢的大規模涌入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同樣成為2011年需要倍加關注的重點。
“中央政府充分認識到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政策思路十分務實。”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說,“如果不充分注重宏觀經濟所遇到的挑戰,那么復雜的環境可能會抑制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順利推進。”
看點二:穩定房地產市場繼續調控成定局
房地產市場無疑是2010年中國經濟當中最受關注的部分。面對高速上漲的房價,從2010年1月起,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就始終在加力。“國11條”、“國10條”、9月多部委聯合出臺措施調控房地產……樓市成為政策和資本角力的舞臺。
進入年末,調控重壓下的房地產市場突現反彈態勢,與此同時,多個部委也再次高調出臺相應的調控和監管措施。先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2011年新增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天量”計劃。隨后,在2010年的最后幾天,國土資源部披露全國26宗住宅閑置土地情況,并強調要對住宅閑置土地的開發企業“嚴肅追究責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