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投顧為多頭陣營中另外一個頗具實力的旗手,其不僅認為市場流動性寬裕的基本格局不會因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改變,而且堅決認為,中國 10月經濟數據的向好將會是指數繼續上行所依靠的根本。
在積極看多中國股市未來趨勢的機構中,絕大多數將市場的上漲動力歸結于流動性充裕的驅動,對中國經濟增長之預期并不是十分樂觀,此舉令天相投資顧問在多頭陣營的領軍人物中也顯得獨立特行。
令人印象深刻的多頭領軍人物還有申銀萬國:依據新增信貸增長、居民戶存款大幅減少超預期, 堅持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的觀點,在11月12日繼續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逢低介入”。
然而,空頭與多頭是資本市場天生的一對冤家,在市場持續上揚、多頭言論廣為流傳之時,空頭的聲音并沒有就此銷聲匿跡。
決絕的空頭
與多頭陣營針鋒相對,空方陣營亦有表現非常突出的三大冷酷劍客,分別為東北證券、中投證券和東方證券。
同樣是在11月15日那天,東北證券極其強勢地向市場亮出了冰冷的看空觀點——“緊縮之后遭遇暴跌,這并非調整的結束”。
東北證券令多頭最心驚肉跳的看法是,如果說10月19日的首次加息,市場還對是否進入加息周期、貨幣政策是否進入趨緊抱有懷疑、存在幻想,那么準備金率的再次上調則表明控通脹、緊貨幣成了必然選擇。境外流動性預期的高峰可能暫時已經過去,國內政策緊縮的預期已經形成;同時,國內儲蓄搬家的高峰也許已經過去。
“至于境內外流動性高峰之所以已經過去,是因為美國二次量化寬松后,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多選擇了匯率彈性、 嚴管國際投機資本流動,同時,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脹,將通脹放在更顯著的位置。這是新興市場對日本當年‘日元升值+低利率’策略選擇的修正,顯示新興市場國家對通脹、資產泡沫的警惕。”
因此,東北證券信心十足地斷言,國慶以來的市場反彈是流動性躁動下的爆發性反彈,并沒有得到政策面和業績面的有力支撐。因此,依然比較適宜定義為大平衡市下的反彈而非大牛市的起點。
中投證券同樣為不看好10月份以來的上漲行情,其看空的主要理由是:中國經濟僅僅是企穩,經濟基礎并不堅實;緊縮預期仍在強化中,逐步弱化市場尋夢的沖動;伴隨著緊縮加碼,市場重心將承受資金成本上升與企業盈利下滑的雙重壓力,市場重心有逐步下滑的風險;機構倉位進入高位。后市有可能朝著財富效應弱化的方向運行,導致機構流動性壓力增加而減倉。
在看空的陣營中,東方證券的觀點同樣擲地有聲:“十一”之后,A股市場強勁上漲的動力并非來自國內外經濟基本面好轉的驅動, 上漲行情本質上屬于流動性推動的估值修復,目前的經濟環境并不支持其中期上漲趨勢。財政、貨幣政策雙雙緊縮態勢的不斷強化將會逐漸改變市場的流動性預期。
基于推動A股市場中期趨勢性上漲的關鍵驅動因素已然缺失的判斷,東方證券堅定強調本輪回升僅為反彈而非反轉,對A股中期投資前景的看法極其謹慎。
在眾多空頭看來,中國貨幣政策轉向緊縮態勢確立之時,將是多頭依靠流動性充裕謀求股市財富效應的夢碎時刻。
除了空頭三劍客與多方重量級選手旗幟鮮明地針鋒相對外,在市場的動蕩之中,我們還可以發現機構另外一幅異樣的面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