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創業公司上線了一個幫高中生參加高校招生的網站,發布測試版的當晚用戶數一夜之間從0暴增至10000,服務器隨時受不了。這不是偶然,而是創業者精心布局的結果,他把這種布局稱為“用戶獲取策略(user acquisition strategy)”。以下是總結的幾點經驗:
找準用戶獲取信息的來源
考慮到這是一個為高中生打造的網站,而在高中生群體中有公信力、權威性的“影響者”對學生的選擇有很大影響(新鮮傳媒曾經對90后群體做了研究,發現對他們而言朋友和所謂“意見領袖”的喜好對他們的價值選擇有很大作用,這些道理是相通的)。
老師、輔導員、校長都是理想的意見領袖,在網站上線之前該創業者就開始頻繁接觸這類人群;此外還聯系到在高中生群體中很受歡迎的一家電視臺,設法和電視臺達成合作讓它為網站預先制作了一個2分鐘的短片,在網站上線之后播出。播出之后馬上被大量學生看到,并轉化成網站用戶。
不一定需要找很多渠道,你得知道你的用戶是誰,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是什么——從這些來源切入。
未雨綢繆
在網站上線之前就利用社會化媒體做一些預熱、推廣(雷鋒網報道過的“男人尚”也用過這種方法,因此在網站上線僅半個月之后微博有兩萬多粉絲——對于一個初創公司,這個數字不算小)。具體做法是:在網站上線之前在社會化媒體上發布關于自己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產品、預計何時會上線測試版的信息,邀請有興趣的人留下郵箱即可獲得內測的權限。
通過社會化媒體的口口相傳,相當一部分用戶都留下了他們的郵箱地址;網站上線當天向這些郵箱發送邀請,因為是主動留下的郵箱信息所以大多數用戶都愿意登陸查看。這種做法為這個網站帶來了大概2000個用戶。
這種做法的關鍵是要找到一種能吸引眼球的方式,讓用戶關注你的創業公司并愿意留下郵箱。
發動朋友的作用
這一點毋庸多說,估計每個創業者在上線自己產品的時候都會請圈子中的朋友幫忙傳播。你要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朋友的負擔,把該準備的材料準備好,盡可能實現“一鍵傳播”。
爭取獲得媒體的關注
看看前幾天《天天向上》播出后那5款app居高不下的排名就知道媒體的力量有多強大了;施密特近日在北京之行也說過初創企業要盡可能多爭取媒體曝光的機會。因此,對創業者來說,在產品發布前準備好相關的文章、材料,總結、沉淀一下創業的心得體會和你愿意分享并且別人愿意聽的故事,然后自薦、他薦,利用一切資源獲取媒體關注。
該網站的創始人用了這種方法,雖然沒有針對性但也為他們帶來的很多影響力,并且通過二次傳播,信息最終到達了他們的目標用戶高中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