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或加劇
面對“水土不服”的問題,國外制造商并沒有坐以待斃,賽默飛世爾這樣的海外企業也在加速本土化。
“在美國使用起來問題不大是因為其環境干燥和干凈,而中國的環境條件大不一樣,”王躍思表示,“由于FDMS技術的不成熟,不但造成成本大幅度增高、操作復雜化,更重要的是儀器經常故障報警,難以得到連續的合格監測數據。”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天津、南京、廣州等三個城市都曾采購賽默飛世爾的PM2.5監測儀,并加裝FDMS,但因為故障頻發大部分已經拆除。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所使用的儀器80%都是基于β射線方法技術路線的。“現在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鄭州、成都在使用振蕩天平法儀器。”
另一方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透漏,由于國外的空氣質量比較好,國外設備的量程重點是測100微克以下的數據,而國內污染嚴重、主要測100微克以上的數據。“設備上限是10毫克(10000微克)。到了污染非常嚴重的程度,超過上限就會報警,而現在國內的霧霾情況,很多地區的PM 2.5濃度都超過這一上限。”
周曉斌表示,所謂“國外產品不一定適合國內環境”原則上是對的,所以國外的產品需要在國內做測試(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安排的對比測試)和認證(環保部安排的適應性檢測認證)。同樣的是,國內的產品也需要像國外產品一樣經歷長時間的現場檢驗。
另外,“進口產品加上稅費和運輸成本后價格飆升,后期全面推廣必然難以實現。”盤雨宏表示。目前國內市場,微量振蕩天平法儀器價格基本穩定在35萬元一套,β射線方法儀器為20萬元一套。而國產設備則多在10萬元到12萬元左右一套。
根據環保部的時間表,2013年,中國將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的監測工作;2015年,監測范圍將被擴大到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從2016年起,全國各地都將按照新標準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并向社會發布監測結果。
業內人士按照國內現有監測點的數目來計算,預計2012~2015年內,國內將有3000多臺的需求量,加上更新和維護的費用,整個市場規模可達50億元。而每臺儀器的使用壽命約在5到8年,遠期市場更為客觀。
不過,面對“水土不服”的問題,國外制造商并沒有坐以待斃,賽默飛世爾這樣的海外企業也在加速本土化。2012年11月16日,賽默飛世爾宣布,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蘇州新廠正式啟用,這是該公司在中國的第五座工廠。周曉斌稱,要生產適合中國的產品。
雖然國內部分企業參與了監測標準體系的建設,可以少走海外企業的彎路,但受訪的企業界人士認為這并不意味著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國內企業就具備絕對的優勢,因為隨著海外企業在中國本土的生產線布局逐漸完成,憑借相對成熟的技術,依然可能獲得不同采購主體的青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